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上城“心青年”有新家 同场发布的这本手册凝聚了“弯湾智慧”

  “欢欢,翻一下饼,对就这样,别翻出去。”伴随着一声声叮嘱,不出十分钟,一盘热腾腾的烙饼端上了桌,“掌勺”的欢欢露出了腼腆的笑。

  欢欢是个可爱的短发姑娘,在杭州市上城区弯湾托管中心,大家都这样亲昵地称呼她。5月12日,她和其他40多位小伙伴“入住”了“新家”——弯湾·爱生活残疾人社会融合共享体,这里将成为他们培训和就业实训的全新基地。

  弯湾托管中心创建于2009年,创办人是全国“三八红旗手”、浙江省最美乡贤、上城区人大代表徐琴。中心现有日托心智障碍者(“心青年”)近50名,辅导员15名,主要为智障人士的托管、康复、培训和就业提供服务。

  “一站四中心”

  打造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服务

  弯湾“新家”位于凯旋路127号,上下两层:一楼布置成厨房、客厅和茶室;二楼划分了不同功能区,集合了康复指导、培训就业、公共服务、文体生活、社会体验等多类功能,为“心青年”提供全类别、全生命周期服务。

  徐琴说,社会融合共享体坚持“生活即教育、活动即康复、就业即自信、融入即快乐、陪伴即幸福”的价值观,以就业重建和生活重建为主要工作抓手,致力打造心青年数智赋能(数字化、赋能)、智享就业(康复、培训、就业)、乐享生活(生活、托管、休闲等)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服务模式。

  弯湾的近50名“心青年”,最小的刚成年,最大的已经年过三十,在托管中心,他们主要体验生活技能训练、就业能力培训和社会活动参与。“我们根据每个心智障碍青年的特点和特长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的工作岗位。”徐琴说。2014年起,弯湾先后成立书屋、小超市、洗车行、茶歇服务、保洁服务等残疾人就业点,截至目前为社区老人免费送货上门服务近万次,清洗车辆3万多辆。

  和“老弯湾”相比,社会融合共享体将拓展为阳光驿站、共融共享中心、就业培训中心、幸福康复中心、快乐文体中心“一站四中心”功能定位。

  比如,在就业培训中引入国际个人品质量表和支持性强度量表,制定个性化就业支持计划,进行岗位模拟实训;在现有康复设施、器具展示基础上,将康复训练融入主题化社会融合活动、日常强化活动;扩展“阳光妈妈”志愿者服务基地,让更多的爱心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通过平台参与助残。

  随着弯湾“新家”揭牌,共享体所在的采荷街道荷湾共富街区顺利开街。未来,将共同以残疾人为主要群体,紧扣“融入社会,社会融入”路径,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社会参与的助残格局,打造残疾帮扶共富样本。

  编纂机构管理手册和教材

  为全国300余家机构提供指引

  北京、上海、无锡……在“新家”一楼大厅,一面挂满蓝色圆形标识的墙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细细读来,墙上展示的是全国各地的300余家心智障碍群体服务机构的名称,在这些名字旁边,还有一个数字:贰仟叁佰万。

  “全国心智障碍群体有2300余万人,我们希望全社会的关心关爱不只聚集在弯湾一个点,而是以弯湾为小切口,去延伸关爱帮助更多的人。”徐琴说。

  弯湾创办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心智障碍群体家庭慕名而来,面对共同的困境,徐琴萌生了一个想法:把自己的心得体会、管理经验编成书,就像是一本“指南”,和“并肩作战”的300多家的家长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勉。

  活动现场,记者见到了这本“指南”——《心智障碍青年能力发展机构管理手册》,以及和它配套的4本《弯湾爱生活》教材。

  这套《手册》是由民政部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帮助弯湾建立的一套机构发展示范性标准,旨在帮助更多的残障者服务机构管理人员有更清晰的管理方向、更规范的管理措施与可参考的管理指引,同时有效地传递机构理念与价值观,重视生命的尊严,关注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影响。

  “弯湾是一个汇聚爱的地方,我们也努力将爱传递。”徐琴说,希望通过“弯湾经验”的分享和交流,帮助“心青年们”实现支持性集体就业的梦想。

相关稿件
· 1个妈妈和30个“长不大”的孩子——杭州弯湾的故事
· 让苔花如牡丹般盛开 “苔花如米小”弯湾心画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