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2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唐骏垚 通讯员 费彪)临近岁末,浙江各地将陆续进入全会时间。在此轮全会上,各区(县、市)“十四五”的“路线图”将基本明晰,所以格外引人注目。
余杭,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12月18日,该区区委全会召开。记者注意到,该区提出的“十四五”目标,是要“高水平建设创新余杭、品质之区、文明圣地,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创新、品质、文明,余杭为何要在“十四五”聚焦这三个关键词?
梦想小镇
创新急需升级
实现从0到1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回顾过去十年发展,在浙江县域经济竞争中,余杭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紧紧依靠的就是创新——率先拥抱“互联网+”,形成制造业与数字经济双引擎驱动,初步构建了现代经济体系。
特别是2018年底开始推进“全域创新策源地”,让创新之花在全域遍开。展望未来五年,余杭显然也看到了,“全域创新策源地”建设所激发的巨大创新发展红利,将助力余杭迈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期。
但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在浙江省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和杭州市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背景下,余杭也要自问,现有的创新生态、创新矩阵和创新能级,是否能支撑余杭“始终走前列作示范”?
落地余杭的浙大超重力大科学装置效果图
从发展角度来看,这种支撑力是不够的,至少是吃力的。比如,相对于数字经济,制造业规模偏小;数字经济缺少“硬支撑”,原始创新能力仍偏弱;创新企业梯次发展,但具有产业链集聚整合、辐射带动能力的大企业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余杭给出的“十四五”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创新,也就顺理成章了——要持续不断创新,要硬核科技创新,要基础研究创新,要实现从0到1的创新。
只有聚焦科学前沿、国家战略和发展需求,着眼全域布局创新引擎、完善创新生态,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始终走前列作示范”才有可能实现。
余杭城市配套不断完善
品质造就品牌
推动城市综合能级跃升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关键还在于人,在于人才,在于高层次人才。
近年来,余杭的人口呈现持续净流入态势,全球各地的人才来到这片“梦想中创新创业的地方”,成为浙江人口增长最快的区(县、市)。
当我们谈论新老余杭人奋力推进余杭大踏步前进时,也要谈论提升新老余杭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这显然是锁定第二个关键词“品质”的初衷。
品质,包罗万象。大,可以是让企业“如鱼得水”的一流营商环境,是让市民“夜不闭户”的良好治安环境;小,也可以是幸福和谐的邻里关系,是出门就能便捷地享受公共交通服务……
引入市场力量逐步养成市民垃圾分类习惯
当一个区域有了“品质”,自然而然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进而成为区域的品牌。
品质的背后,是一个城市的综合能级。与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相比,余杭城市综合能级还有不少领域要提升:
人口快速流入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带来压力,交通、水利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还有提升空间,规模庞大的市场主体、多元社会的利益诉求倒逼党委政府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在浙江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杭州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背景下,余杭提出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区、持续深化平安法治建设等举措,紧扣现代化、国际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综合能级,建设品质之区。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文明彰显底蕴
贵在打通转化通道
在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洗涤铅华而留存的,就是文明。文明,既彰显区域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体现着区域文化软实力。这也是余杭“十四五”的第三个关键词。
余杭,不仅创新创业活跃,境内还拥有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遗址和流淌2000多年融通南北连接八方的大运河(余杭段)。
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与余杭辖区内西溪、径山、超山等文化交汇交融形成独特人文优势,是浙江和杭州全面真实立体展示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重要窗口之一。
径山茶园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余杭具有的独特优势。不少学者认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源泉,构成了一座城市生存的精神支柱。当今社会,城市的文化吸引力成为一个城市能否源源不断获得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一个循环正在形成:城市的文化吸引着人才,人才吸引着创新企业,企业为城市创造着物质和精神财富,提升和保证了城市的竞争力,具有竞争力的城市更懂得保护和挖掘城市文化,吸引着更多人才。
在保护开发利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余杭需要探索打通文化软实力向人才吸引力的转化通道,为创新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撑。
“十四五”浙江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在这一目标下,余杭正加快构筑文化文明高地,坚持以文铸魂、以文育德、以文兴业、以文惠民、以文塑韵,不断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