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8月20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叶怡霖 通讯员 郑洁 刘玄)官司胜诉,对方却迟迟不肯支付欠款怎么办?在强制执行前,来自法院一个电话或许就能成功“催收”。
今年6月,西湖法院率先试点上线“执前督促平台“,至今已累计督促案件183件,催收到位金额43万余元,有力提高了案件的自动履行率。
“执前督促平台“如何发挥作用?
效力等同法官致电
8月4日,小谢通过“执前督促平台“拿到了拖欠一年之久的2万余元薪资。
2019年,做木工的小谢将拖欠其劳务报酬的某装饰设计工程公司告上法庭。经调解达成协议,公司仍未支付相应欠款,小谢将申请执行文书送到了西湖法院,法院当天立案受理,并启动了“执前督促平台”。
“你好,这里是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自动语音督促程序,为保护您的合法权益,请耐心接听。“小谢申请执行的当天,被执行人某装饰设计工程公司接听了“执前督促平台”自动拨打的电话,“若您不及时履行文书义务,申请人有权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本院立案强制执行可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了解到不履行法律义务的严重后果,公司立马向小谢付了钱。
执前督促程序是指法院根据执行申请的具体情况,对有主动履行可能的案件,在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前的立案阶段,全面告知当事人不履行义务的一系列严重后果,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对申请执行人来说,能迅速兑现权益;对被执行人来说,多一次自觉履行的机会,案结事了,也避免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为推进执源治理工作,西湖法院在杭州中院牵头下,联系软件开发公司研发“执前督促平台”,西湖法院作为首家试点法院率先运用平台将执行工作前移,实现执前督促程序自动化,有效减少了当事人诉累,节约了司法资源,把司法为民落实在实际工作中。
“执前督促平台”为何如此给力?
短信、语音、人工干预强化督促效果
对劳动仲裁、知识产权、行为履行、特殊主体、金额在100 万以下的金钱给付类以及调解结案的案件实行执前督促,安排1名工作人员专职督促,同时开发公司指派专人协助督促。
除了智能语音督促外,督促员接收案件后,平台会自动向被申请人发送督促短信,告知其案件进入执前督促程序、及时履行义务,短信附带H5链接,被申请人点击链接验证身份后可在线查看执前督促通知书及生效裁判文书,执前督促通知书根据提前确定的模板“一键生成”,裁判文书人工上传。同时,系统设置了问卷调查项,被申请人需在线选择履行意愿,便利法院智能化、针对性开展督促工作。
而针对被申请人有履行意愿案件、疑难复杂案件,由督促员人工介入进行督促,系统提前绑定督促员手机号,督促员通过点击平台“人工外呼”键,即可双向匿号实现被申请人和督促员电话联通,由督促员人工答复被申请人相关问题,全面告知不履行义务的一系列严重后果,督促结束后及时记录督促情况,并在后续向法官确认履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