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五千年前,良渚先民以勤劳为曲、信仰为歌,领唱着中华民族奔腾浩荡的历史之歌,积淀下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
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频道携手钱江晚报、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连载,带你从记者的角度,贴身观察,追溯那些发现背后的人和事。
闭馆提升改造315天之后,2018年6月25日下午1点半,良渚博物院重新开馆。
蝶变。记者在重新亮相的三大展厅泡了几天,感受到的是这两个字。
良渚博物院是2008年开馆的,也就是说,它的基本陈列展示出的,仅仅是2008年之前对良渚古城的考古认识。而这10年,恰是良渚古城考古发现最多、理念革新、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越来越高的10年。
原本博物院的展厅,分为常设展和临展厅。常设展,就是我们说的良渚“基本款”,包括对良渚文化的介绍和考古发现、研究这三大展厅。而这一次改造的重点,就是三大展厅的常设展,展厅没变,但主题和内容全部进行了更新。
良渚博物院航拍
从数字上最容易看出变化。2008年前,展品400多件(组),2018年,达到了600多件(组),其中近一半为这10年的考古新发现,比如钟家港、葡萄畈、美人地等遗址的近200件陶器、动植物标本,以及后杨村、文家山、卞家山出土的玉器,比如琮、璧、锥形器,尤其是钟家港的良渚先民头盖骨,钟家港的鱼钩,都是首次展出。而除了良渚博物院藏品外,还有一百多件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藏品,都是这10年的考古新发现。
大家进入博物院的第一感受是:明亮,高雅,亲和,眼睛非常舒服。
良渚博物院展厅
我们之前习惯的博物馆的光线是暗暗的,充满着神秘的气息,有时候整个展柜都是黑的,人一走过去感应灯才会亮起。
有段时间,很多公号在讨论,博物馆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照明,良渚博物院这次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此次改陈的一大变化。
“很多人认为古部落、原始人是很落后的,灯光效果都是做得黑黢黢的,搞得很神秘。实际上,良渚文明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我们想追求一种亮亮堂堂的展示效果,展览照明,既要与我们的文明相匹配,又要符合现在国际博物馆的潮流。”本次良渚博物院总策展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说。
其实,如今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大型博物馆都开始运用自然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英博物馆,大厅里日光照映在墙面上,很有意境,拍照也好看,体现了晨昏美。
高蒙河说,这次就想让大家进来有一种感觉:视觉很亮,像自然光照了进来。
“曾经有一段时间,国际上很多博物馆是不用自然光源的,是密闭式的,完全靠灯光营造效果。而我们现在就是想通过灯光营造自然光感,想给观众营造一种在天然的自然环境中游走的感觉,这也是国际展览的流行趋势。”
利用自然光设计的良渚博物院展厅
第三展厅——玉器的展厅,就是个典型例子,顶部被重新打造,而这个展厅放的都是良渚玉器。比如琮璧钺本身就自带天神合一的功能,“所以这个顶部的设计,也有这个意思,既营造出干净简洁明亮的氛围,又不让观众产生很原始很神秘的感觉,文明不应该再是那种原始人穿个兽皮衣奔跑的感觉。”高蒙河说。
展厅所有的灯光亮度都可以调节,有三级调试效果,既能调出暖光,也能调出冷光。
可能你会问,这么高的亮度难道不会对文物造成影响吗?
“我们的文物基本都不是有机质的文物,不是书画,也不是丝织品,多是无机物,陶器和玉器都不怕灯光。而因为玉器比较小,会尽量用一些射灯去展现它的美。”
说完第一观感,我们再说第二观感。
这次展出600多件文物的展柜使用的是低反射玻璃,它有一个明显功能,即你走近它的时候,不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拍照的时候,不用怕有反光。尤其是玉器展厅的四个独立展柜,启用了目前国际先进的德国“汉氏柜”,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埃及国家博物馆一些珍贵的藏品, 都用到了它。
而这次良渚博物院的四只“汉氏柜”,单独为良渚玉器的“三大件”琮、璧、钺打造,由两个德国工匠手工安装,一个展柜装了一个礼拜,德国的工匠精神都反映在这儿。
观众参观新开馆的良渚博物院
效果好不好?拿着手机对着玻璃,根本不用调角度,随便拍,一点没有反光,柜子毫无存在感,像是直接对着文物拍一样。
在展厅中,到处都能看到英语翻译。而以前,我们会在重要的单元说明和标题上标注翻译,但这次基本上做到能翻译的地方尽量都使用双语系统,这是在展览传播上的一种新尝试。
对展厅中的所有前言和结语的撰写,专家经过了不下十次的反复讨论,每一个标点符号都经过斟酌,甚至反复讨论一些词应该用怎样的英文翻译。比如“城市”这个词,有很多种翻译,最后用的是urban。高蒙河说,这次借助了很多国内在考古、英文方面权威专家的合力,经过了多个翻译专家的讨论和校对,最后才得以确定。
而讲解词里,甚至有日文的版本,以前并没有。讲解词还做了三个版本:观众版、专家版、少儿版。这些都是过去没有的,博物院在这些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气。
好了,说完了大观感,我们来说说最重要的内容——展品。
记者来之前,本来准备写一个观展攻略,但走进展馆才发现,馆内没有任何明确的展线或者箭头引导你去看哪个展厅。三个展厅的设计,完全是开放式的。
对于这个问题,高蒙河一笑:“对,有一定的展线逻辑,但总体上是开放的,也可以说是0展线。”
“过去我们习惯跟着讲解员,博物馆的设计很多都是按照展览逻辑走,这次我们采用了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自由观展模式,不给观众规定和设计路线。”
他说,经过了10年的考古发现,考古学家不但搞清了良渚古城的格局、功能、属性,甚至还发现了外围大型水利系统。所以,这次展览是良渚考古80年,特别是这10年考古成果的一次集大成展览,而且是良渚考古发现第一时间、第一手资料的展示。
而三大展厅常设展的主题就是: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
这句话,被刻在大厅迎面而来的大照壁上,简洁,有力——也就是说,我们还没看展,就将目前关于良渚文明发现和研究的最新结论提前印在了脑子里。
“这个结论上次布展时,我们还不敢完全坐实,那时主要表现的是良渚文化,现在这个结论已经坐实了。为什么可以坐实呢?一个是良渚古城的格局和功能,我们都搞清楚了;另一个是发现了大型的外围水利系统。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重大发现,我们敢说,良渚遗址不但实证了中华5000年文明,也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典型遗址,我们现在叫圣地。”
良渚博物院玉器展厅
上一次展览的第一展厅,突出了良渚的发现史,这一次,弱化了发现史,一进来就把得到国际主流学界肯定的结果告诉观众,然后是问题式的导入,走进展厅,观众会看到各种问题:良渚在哪里?良渚文化时期离我们有多久远?良渚遗址是谁发现的?
高蒙河说,现在这三个展厅,是把这10年的研究成果,用事实来展现。
事实是什么?是物。你可能会说,博物馆里放的当然是文物啊,其实,很多博物馆里设计的等比例的造景,容易夺人眼球。但这次的改陈中,博物院在形式设计上,特别强调要用考古发现的实实在在的“物”来说话,而不是通过辅助展项的方式,比如造景和人物雕塑。
在这点上,观众的感受很明显。以前第二展厅都是造景,有树林,有水,各种景观反映了过去良渚人的生活环境,但这次,几乎没有做大型1:1的复原场景,而是让大家实实在在看文物。
良渚遗址的“物”有两种。
一种是包括古城水利系统这样遗迹性质的,通过遗址现场的照片和模型来展示。另一种就是具体的实物。博物院对良渚遗址目前出土的陶器、玉器、石器、骨器、漆器等,做了全方位的展示,“而且没有漏项,以前没有这么全面的分类。”高蒙河说。
这次展出的文物密集到什么程度?
第三展厅的主题为“玉魂国魄”,这是给玉器单独打造的“房间”。记者先罗列一下展厅里玉器的种类:玉琮、玉钺、玉冠状器、玉镯、玉璧、玉坠、玉三叉形器、玉锥形器、玉璜、玉圆牌、玉筒形器、玉管串、玉珠串、玉管、玉珠、半球形隧孔玉珠、隧孔玉瓣形饰、隧孔玉柱形器、玉缝缀片、牙形玉饰、牙形玉坠饰、玉琮式管、玉牌饰、玉鸟、玉带盖柱形器、玉柱形器、玉柄形器、玉手柄、玉勺、玉匕、玉耘田器、玉端饰、烟斗形双鼻孔玉饰……已经眼花缭乱了是不是?
那么,你可能会问,光看文物看不懂怎么办?尤其良渚的文物,并不像唐宋文物那么光鲜亮丽,无论陶器还是玉器,往往低调含蓄,素颜示人。它拼的,是内涵,一种端庄之美。
所以,几乎每一件展品都会在展板上做大量的内涵信息的解读,让观众不但看形态,还能知道器物在当时整个文明进展过程中有什么作用,让文物本身特别是它内含的信息说话,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比如漆器,大家对良渚漆器还不太熟悉,这次展出了省考古所藏的卞家山遗址出土的漆觚残片。
高蒙河说,这件漆觚,过去可能就展一个残片,或者模型,放一个说明牌就好了。但现在把做胎、上漆的制作过程,包括当时漆器的流行颜色(红黑相间),以及它何时被古人废弃,又如何被后人复原的大数据,全部告诉观众。包括良渚人穿木屐的步骤,也展示得清清楚楚。
另外,还加入了大量科技考古的成果。比如漆器的厚薄,一层一层髹漆工艺的制作过程,都用科技的方式全面展示。“以前,科技考古技术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先进,这次让它助力到我们的展览中。我给这种方式取了个名字:全信息解读,全过程解读。”
良渚博物院汉氏柜中的玉琮
除了用物说话,要细致了解5000年前的良渚人的生活,还需要大量辅助设备,而这次博物院的重新打造,甚至还用上了黑科技。
很多人对良渚墓葬有兴趣,但墓地没法搬到展厅里。而博物院在第二展厅里展出的微缩版反山王陵的九个墓葬,以及墓葬里的器物,十分逼真,细节无差。
这是目前国际很流行的3D打印技术,这次改陈展厅大量用到了这种技术,包括墓地、宫殿区、作坊区,这在目前国内博物馆的展陈中很少见。尤其在钟家港作坊区里,你能看到各种有趣的人,睡觉的,偷懒的,玩儿的,钓鱼的,做玉器的,做木头的,做陶器的,3D打印尽可能还原了真实的古人生活场景。
三大展厅全部细致地看完,记者算了下,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而这中间,记者数了数,一共看了12条多媒体影片和投影,分别讲解了良渚遗址各个区域的故事和知识。但高蒙河说,如果线上线下加起来,有20多个多媒体展示区域,片子都是重新拍摄,这也是过去没有的。
最炫酷的,莫过于第二展厅新增的球幕影院,会循环播放一部10分钟的解读良渚古城及其外围水利系统的影片。可以说,这是一部史诗级大片,会有环绕立体声包裹耳朵,这次也是“全球首映”。
和常规影院不同的是,影厅里没有一排排座椅,而是摆放了几个可爱的懒人沙发,一场只能容纳25人。所以,博物院每天将在总台发号,每半小时安排一场,一场25人。想看电影的你,请务必去总台取号等位哦。
而现在戏剧圈很流行的沉浸式体验,也被用在了展厅里。这番沉浸式体验,来自一块墙皮。
这不是一块普通的墙皮,它被嵌在第二展厅的展墙上,长4米、宽3米,是从良渚古城北城墙遗址上切下来的剖面。对,这是一件大实物,观众能清晰地看到土色的差异、肌理,和一层层堆筑时层位的痕迹。
但,如果它孤零零贴在墙面上,一般人都不会发现,也不清楚它的用途,但有观众经过时,这块墙皮忽然“动”了。
什么情况?
原来展厅顶上有个大型多媒体投影机关,将良渚古城的形成过程,古城墙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变而来的,全部投影在了这面5000多年前的古城墙皮上。墙皮是静态性的还原,多媒体是影像式的还原,两者结合,动静呼应,有一种时空穿越之感。高蒙河说,过去没用过这种手段,是全新观感体验的设计。
最戏剧化的一幕,也出现在这个古城展厅:5000年前的良渚人,男女老少正在劳作,边上则是三位考古队员,拿着手铲,发掘、测绘。
5000年的时空穿越,在一个博物馆里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