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6月3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章忻 通讯员 高静玮 寿国辉)近日,西湖区召开加快“高校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为发展高校经济按下“快进键”。
高校经济是西湖区经济图景中的重要角色。从2000年开始,西湖区打造大学科技园,吹响了发展高校经济的冲锋号。此后,西湖区先后与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一批以高校为核心的创新型企业、特色小镇成长起来,高校经济成为助力西湖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教育优势转为经济优势,西湖区做了哪些努力?发展高校经济的背后,又彰显了何种发展方向?
如何把先天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瞄准科技成果转化发力
一路向西,西湖区内聚集了众多知名高校。从老浙大、老杭大,到如今的浙大紫金港校区,再到小和山高教园区,这里始终散发着浓浓书香气,云集了众多人才。“他们是西湖区发展高校经济的先天优势。”西湖区科技局局长杜昊说。
与其他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发展高校经济需要多个主体配合。一是高校要做好“科研文章”,充分发挥人才、平台等优势,不断研发出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企业更要储备人才和技术,要能“接得住”高校抛出来的“高招”,将高校的产物转化为经济效益。
在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姜玉峰看来,高校如何运用好人才、平台等诸多有利因素,和西湖区共同打造“高校经济”这张金名片,是件讲究事。
瞄准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力,西湖区将先天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此次动员大会上,西湖区发布了《西湖关于大力发展高校经济的实施意见》(征求稿),在成果转化方面再次发力,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比如,西湖区企业与高校合作并实现产业化的,技术交易合同金额50万元以上,可按照实际交易额的20%奖励,每家单位最高50万元进行奖励。
科技成果转化,更是西湖区打造产学研平台的关键一环。在西湖区的中部,浙大科技园正欣欣向荣,创业团队忙得热火朝天。
把时间倒退回20年前。2000年,以浙大为核心,西湖区布局浙大科技园。同年,浙大科技园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大学科技园,利用既有科技优势、人才优势,聚集起一批大学生创业者、创业团队。2011年,杭州市推行“青蓝计划”,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契机。20年间,浙大科技园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1800多家。
浙大科技园是西湖区打造“高校经济”的一个模板。以高校为核心,集聚创新人才、科技成果,搭建产学研平台,让科技成果得以落地,孵化出一批高新企业,由此,西湖区高校经济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中部的浙大科技园繁荣向上,南部的中国美院国家大学科技园也紧跟步伐。与浙大科技园不同的是,中国美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落脚点在文化创意,这与园区的核心——中国美术学院密不可分。发展高校经济绝不是一刀切、为高校套上模板,而是尊重高校自身特色,挖掘自身优势,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效果图)
如何让创新力量落地生根?
加速融合“产学研平台”
如果说,打造大学科技园是区校经济发展1.0版本,如今,区校经济发展正走在更新迭代的路上,“产学研”平台也呈现出加速融合的状态。
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科技创新能力,这也是高校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区校合作要想结出累累硕果,就得加快“产学研”平台的加速融合,让平台成为创新力量的载体和落点。
所谓融合,是打破壁垒,让一切利好因素自由流动。2015年,在一座废弃水泥厂之上,艺创小镇涅槃而生,一批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在杜昊看来,借力艺创小镇、紫金众创小镇等特色小镇,区校合作进入了2.0版本。“特色小镇搭建了研究中心、金融机构,也有创业社区、人才公寓,让人才与创新资源真正流动了起来。”
在此次动员大会上,西湖区按下发展高校经济的“快进键”,开启了区校合作3.0版本。深入合作,意味着有更高的目标,更广阔的规划。
“以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为核心,对标剑桥大学城、斯坦福大学城等世界知名大学城,西湖区启动15平方公里西湖大学城概念规划方案设计,积极谋划66万平方米产学研接产基地,合力建设‘中国新型大学第一城’。”西湖区副区长马品芳说。
打造“中国新型大学第一城”,这不是信口开河,西湖区拥有着坚实的基石。这个基石是产业集群。经历过1.0阶段和2.0阶段,西湖区打造了浙大科技园、浙商大产业园、紫金众创小镇等一系列产业平台,形成了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生命健康为代表的一大批产业集群。
以点带面,打造大学城更是一招先手棋。“产学研平台”的每一次更新迭代,是为了打造“大学城+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的高校经济生态圈。在生态圈内,高校是技术策源地,产业园区是产业化基地,特色小镇为产业集聚地,形成一个从创新源头到创新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圈。
未来,西湖区将打造紫金港片区、之江片区、小和山片区三大高校经济生态圈。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图自《杭州记忆》
发展高校经济的目标在哪里?
打造共生共荣的“区校共同体”
对于西湖区来说,发展高校经济意味着什么?
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曾经,西湖区以“三头经济”闻名——鱼头、猪头、石头,分别代表了渔业、农业、采矿业。“当时所谓的产业,就是依靠自然资源吃饭。”西湖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
改变起源于高校的进驻。随着大量学校入驻杭州城西,带来了人,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供了契机,西湖区抓住了这个机会。从2015年开始,西湖区开启“美丽西湖行动”,淘汰落后产能,还西湖美丽原貌,也提升了城市动能。此后,西湖区“产学研平台”开始提速,浙江音乐学院、西湖大学、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逐步落户西湖区。
高校带动了产业升级。以高校为核心,高校经济瞄准了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高新技术产业,这推动了西湖区的产业升级。如今,西湖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1:5.3:94.6,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据绝对比重,其中与数字经济有关的信息软件行业是核心驱动力。这背后有浙大科技园、紫金众创小镇等一批高校园区的身影。
产业升级反哺高校,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复盘高校经济发展全过程,不难发现,推动“产学研平台”融合是个落脚点。产业升级在前,“产”“学”“研”三方融合,打通了高校与市场的壁垒。在这个平台上,各个高校、研究机构都会接受市场的考验,而这也是激活高校创新因素的关键。
“共生、共荣、共建、共享”,在西湖区发布的加快发展高校经济实施意见中,这八字是基本原则。八字方针,“共”为核心。随着高校经济的发展,高校已然与西湖区成为一个共同体,让西湖区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城市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城市而盛。这种良性循环让创新因素不断涌动,提升了城市动能,实现了产城人的融合,让区校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