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乡镇街道既是各项工作落实的“最后一棒”,也是事关地方经济发展、长治久安和百姓福祉的“关键一环”。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特推出《镇街头条》专栏,对杭州镇街的大事要事创新事,进行重点解读。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5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留 通讯员 沈艳露)能不能像借共享单车那样借头盔?5月21日,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利用基层智慧治理平台“平安钉”,开发“信用头盔”模块并铺开试点,让借头盔跟借共享单车一样便利。
临浦,因浦阳江得名,一直有着“小上海”的美誉。它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首批中心镇和第三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杭州市六大城市组团中心镇,是萧山南部经济、商贸、文化的集聚中心。
去年,临浦以创建安全、有序、和谐、文明的平安村(社区)为主题,全域推进社会治理,与阿里巴巴开展战略合作,创新推出“平安钉”系统,打造智慧基层治理的临浦样板,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平安钉”能做什么?“主要针对基层治理中村民诉求解决慢、村级事务参与少、信息沟通耗时长等问题。”临浦镇平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安钉”系统涵盖“你钉我办、村民议事、信息报送、巡逻日报、一键呼叫、有奖答题、应知应会”七大板块,推行村民积分结果应用,激发内在动力,实现智慧治理与全民参与的有机结合,打通了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这项基层创新,为最近大家比较关注的佩戴安全头盔问题,也给出了便捷解决方案。
4月21日,公安部交管局正式启动“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将对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格查处。
“根据我们的前期摸排,临浦电动车保有量在一万辆以上。”临浦镇平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临浦现有常住人口10万,“平安钉”已涵盖全镇34个村社区、3986家个体工商户、6078家规上规下企业、426家公复场所,组织架构人员达47276人,实现了平安钉的全域覆盖、全员覆盖。“如果利用‘平安钉’铺开共享头盔,效果应该会很好。”
说干就干。几天前,临浦给五大城市社区送去了1000顶共享头盔,并在浴美施社区金榈湾小区率先试点推出。该小区首批投放60个,分别放在南门和西门两个主要出入口,由物业和社区共同管理。
临近中午,记者来到金榈湾小区位于东藩中路上的西门。不少居民买好了菜正赶着回来做饭,也有外卖小哥进来送餐。半小时内,共进出电瓶车17辆,其中15位电瓶车主均佩戴了头盔,只有2位电瓶车主没有戴。
目前,临浦镇已经联合第三方企业,在“平安钉”系统上开发出“信用头盔”新模块。居民只要打开“平安钉”,通过“信用头盔”模块扫一扫,就能借一顶头盔,实现通借通还。
小区保安杨师傅给共享头盔竖大拇指。“居民没有戴头盔出门,物业进行劝导,如果一定要求居民回家拿头盔,很容易引发矛盾。共享头盔就给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一举多得。”杨师傅身边有张小桌子,上面放了一块牌子,写着“共享头盔借用处”。对于暂未安装“平安钉”的居民,过渡期也可通过登记姓名、地址、电话和身份证号免费借用。
下一步,除了目前正在试点的金榈湾小区外,共享头盔还将在多个小区、企业、学校增设网点进行推广,让“共享头盔”和共享单车一样可以异地归还,成为临浦又一道美丽风景。
“我们的目标是,让‘平安钉’成为人人参与的全民钉、便捷有效的宣传钉、有呼必应的民生钉、专职跑腿的服务钉。”临浦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通过一年的运行,该平台已收集处置市政、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消防安全等10类事件1000余件,其中90%上报事件在24小时内处置完毕,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中村民诉求解决慢、村级事务参与少、信息沟通耗时长等问题,压实了村干部的工作作风、提升了镇村干部的工作责任心,成为知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保民安的“幸福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