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数据会“说话” 杭州余杭区社会治理“救火”变“防火”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1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唐骏垚 姚颖康 通讯员 费彪 林丽娇)社会治理中,政府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改变“靠天吃饭”、疲于应对的状态?在数字浙江建设中,杭州余杭区利用数字化手段和平台,加速建设“城市大脑·余杭平台”,通过数据管理、决策,大大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智能分析后的数据会“说话”。11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该区人社局的工作人员江孝久正在“欠薪一体化预警系统”里复核预警信息处理结果。他点开一条最近的信息:“你看,11月14日下午5点半,因为没有收到银行关于该工地10月工资发放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了这条建筑工地欠薪预警。”

工作人员查看数据分析 记者 姚颖康 摄

  电脑处理记录显示:这条预警信息生成后,转至项目所在地东湖街道的工作人员冯璐;冯璐联系走访项目负责人后,确认10月工资正在统计中;11月20日下午,冯璐将盖有银行公章的10月工资发放明细上传至系统,这一预警信息才被关闭。

  “有了数据智能分析,我们从‘救火员’变成了‘防火员’。”江孝久说,这个系统涵盖了余杭600多个在建工地的工资专户、社保缴费、工商处罚等10类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精准预判是否有欠薪迹象。今年以来,该系统已提示欠薪预警846起,全区欠薪案件案发率同比下降超30%。

工作人员正依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讨论 记者 姚颖康 摄

  数字化技术的及时感知,为政府快速反应、高效处置争取了宝贵的时间。11月初的一天,晚上9点多,余杭一家肉类冷藏企业的液氨泄露。回想起当时的紧急情况,余杭区应急管理局的朱恒仍心有余悸。“液氨泄露是很危险的,如果是靠以前那样上门抽查,根本不可能在这样短时间内发现并处置。”这次是企业的传感器感知并上传信息到“智慧安监”系统,不到1分钟,接到通知的安全管理员就到了现场,发现是阀门压紧螺丝松动,马上处置解除了危险,过程约3分钟。

  朱恒告诉记者,全区近200家危化品存储和生产企业都加入了智慧安监系统,筑牢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底线。系统还能对危化品存储和生产企业的动火作业、危化品仓库等区域人数超限等进行智能监测。截至10月,该区安全生产事故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5.1%、42.9%。

工作人员正在操作系统 记者 姚颖康 摄

  智慧综治、矛盾调解、公安、交警、消防、城管……一个个部门数据库正在接入“城市大脑·余杭平台”,打通壁垒,实现了提前预警和高效处置。今年4月,余杭区还打通民政、市场监管、公安、水务等25个部门29套系统,为每栋房屋建起“身份证号”。目前,余杭的统一地址库已有111万余条赋码地址,覆盖全区20个镇街1468个网格。由此,余杭区实现房屋、人口、企业法人三个基础数据库数据能进行交叉比对分析,为有效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稿件
· 杭州市担当作为好干部斯建刚:让社会治理成果惠及人民
· 社会治理如何做出“滨江味” 滨江书记带头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