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如何让教育更温暖?海内外校长老师齐聚下城论道德育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朱永新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0月29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章忻 通讯员 徐雁菁 摄影 李翔)“新时代要培养学生创新和合作两大核心素养,既要有聪明的脑,更要有温暖的心。”

  “要让学生感受到教育中的美好和温暖。”

  ……

  10月28日,来自海内外的600余位校长、老师齐聚杭州观成实验学校,参加2019德育创新与实践暨杭州·下城“集体主义教育”传承与发展论坛。在论坛上,各种充满“暖意”的观点让大家对新时代德育工作产生了新的思路与思考。

  大咖云集

  共话“温暖”德育

  “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讲座伊始,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朱永新提出了一个宏大的教育导向。他表示,学习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带给学生的幸福感也应该是完整的。学生要能在学习中实现身心和谐发展,不断寻找自己,发现自己,从而成就自己。而老师、学校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可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等方式,在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找寻自我的价值。

  国家督学、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也有着相似的想法。他认为,进入新时代,教育面临国际环境、国家发展等方面的挑战和机遇,要发展中国特色的优质教育,就必须改变现有的模式。一味培养只会考试的学生是不够的,要让学生有聪明的脑,也要有温暖的心,既要有知识,更要有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

  下城区德育实践的新探索

  作为会议东道主的下城区,在德育方面也开展了新的探索——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

  随着与中国教科院开启第三轮合作,下城区启动了该项目:统筹区域内社会资源,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共育模式,通过“所有人共在、多主体共治、多元化共商”,推动集体主义教育在新时代中小学生中的传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下城区教育局局长黄伟

  下城区教育局局长黄伟表示:“未来我们将依托基础性课程、地方课程、学校实践活动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实施,以构建传统班集体加动态集体群落为载体,致力于培养有理想、能奋斗,有道德、能服务,有本领、能创新,有担当、能合作的下城新时代好学子。”

  为了让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能更高效地在全区传播开来,下城区成立了“新集体教育”学校联盟。今年5月份,明珠实验学校等12所学校被评为区“新集体教育项目学校”。此次论坛上,下城区又新增20所学校加入联盟,景成实验学校、观成实验学校、长青小学等中小学校成为第二批“新集体教育项目学校”。

相关稿件
· 美丽乡村化作朗朗小锣书 西湖区主题教育“唱响”基层
· 要学更要做 桐庐合村实践主题教育“做百姓贴心人”
· 杭州征集明年民生实事项目 涉及教育医疗等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