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70年西湖之“跃”④|“幸福西湖”普惠民生

  编者按:

  筚路蓝缕,春华秋实。70年前,新中国迈出了开天辟地的伟大征程;70年间,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发生着“当惊世界殊”的深刻变革。浙江在线推出《70年西湖之“跃”》,聚焦杭州的美丽城区——西湖区,用不同年龄“西湖人”的目光,折射他们的梦想与奋斗。

  从“一穷二白”起步,西湖区经济、环境、民生、平安、文化全面蝶变,一次又一次书写“西湖篇章”。全面小康、全域美丽、全民幸福,西湖区正向“三全之区”不断迈进,续写发展传奇。  

宝石一路2号1幢1单元居民乘梯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9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赵路 通讯员 高静玮 张前静)

  盼了多年的电梯装上了

  幸福生活“时时更新”

  开门、按键,电梯轿厢直达位于5楼的家,几乎没有噪音。

  对于家住北山街道宝石社区,今年82岁的盛雪均来说,这台加装电梯,就是他与老伴共同的幸福。

  “有了这台电梯,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爬不动楼梯,想去哪,就去哪!”盛雪均说。

  去年5月18日,这台位于宝石一路2号1幢1单元的电梯正式运行。这也是西湖区老小区首批成功加装的电梯之一。作为加梯“牵头人”,让盛雪均特别骄傲的是,从单元楼居民第一次开会商量,到电梯运行只用了4个月。

  “在过去,这是不可想象的。”今年83岁,家住同一单元3楼的马正泉感慨。脚下这片土地,70年前还是一片田埂。茅草棚、泥瓦房、楼房……如今又拥有了现代化的电梯。“新的中国,带来新的生活!”

宝石一路2号1幢1单元居民乘梯

  宝石社区是典型的杭州市中心小区——老房子多,老人多。以宝石一路2号1幢1单元为例,户主全部为60岁以上老人,年龄最大的已经90多岁了。对于高层住户来说,上下楼成了他们最大的困难之一。加梯,居民们盼星星盼月亮,想了很多年。

  去年1月17日,在社区的召集下,该单元居民开了第一次加装电梯协调会。“3天不到,包括1楼、2楼在内的所有住户签字同意加装,一个月确定了出资方案。”宝石社区居委会主任季冬华说,“居民意愿如此强烈,我们更应该全力助推。”

  遇到问题,社区、街道随时协调;联合审批与线路迁改,西湖区开通加装电梯“绿色通道”,大大加速了流程。让盛雪均感动的是,为了电梯早点装上,所有人都在帮忙出力。

  “去年3月,电梯施工前,单元楼门口的大树需要移植。我们的社区书记陈立敏,上午在现场协调,中午身体突然不舒服去了医院。下午,她一边挂盐水,一边还在打电话,帮忙联系挖掘机……”

  “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杭州全面启动老小区电梯加装后,这句话流传在西湖区的党员干部队伍中。今年以来,西湖区已成功加梯41台;截至目前,119台老小区电梯已成功加装,仅老小区密集的北山街道,就成功加装了28台。

电梯使用公约

  加梯成功后,后续维护也非常重要。西湖区出台运维指导方案,街道、社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电梯养护公约。在宝石一路2号1幢1单元,居民约定卫生轮值,3楼到6楼,每户人家负责一个月的电梯打扫。大家还商定,电瓶车不能进电梯,连廊里只能放绿植,不能放杂物……运行1年4个月来,这台电梯还像新的一样。

  幸福时时更新。在西湖区,老旧小区的新一轮改造已经开始。宝石一路临近的体育场路523号,正在进行周边小广场改造、楼道粉刷、车棚改造、绿化提升、弱电上改下,预计10月中旬完工。

  “老而不旧,相信我们的小区还会越来越好!”盛雪均说。

周爱芬与孩子们在一起

  20年两次“下乡”

  只为教育的优质公平

  书声朗朗。在位于双浦镇的周浦小学教学楼,50岁的周爱芬望着正在认真学习的孩子们,思绪回到了20年前……

  1999年,随着城市区域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西湖区开启了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序幕。8月,由求是浙大附小领办的竞舟小学,在当时还是“城乡结合部”的文新地区落地。时任学校副校长的周爱芬,和近10位骨干老师一起“下乡”了。

  别看现在文新地区热闹繁华,20年前,那里是名副其实的农村。“到处是田埂和工地,公交车只开到翠苑,每天上班,下车后需要走路或者搭三轮才能到学校。”一位一起“下乡”的老师这样回忆。

  万事开头难。名校领办新校,实际上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延伸。如果新校办不好,不仅对学生、家长不公平,甚至连名校多年积累起来的声誉都会受到影响。当时,周爱芬身上的担子可谓不小。

  “优质与公平,不仅仅是几个老师去新校区教书这么简单,而是事无巨细地解决各种问题。”周爱芬说,当时,新校与老校的差距巨大。“比如说,当时,新校区入学的孩子,几乎没有说普通话的习惯。长此以往,一定会影响语文成绩。”

  对于名校领办新校的适应性问题,西湖区做了大量努力。比如,新校与老校采取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评价;比如,名校领办新校保持一定节奏,绝不盲目快速扩张;更重要的,是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周爱芬说,开办后,竞舟小学定下了从学习到生活习惯的多方面目标,根据教职人员的不同分工落实责任。学校还制定时间表,按期考评落实情况。比如,孩子们不习惯说普通话,竞舟小学的每个教职工,发现后必须马上纠正;又比如,鼓励孩子进行家务劳动,每天至少做一件家务,高年级孩子需要具备一定独自生活能力……

  “老师们拼命努力,新校很快迎头赶上。”周爱芬说,竞舟小学创办仅两三年,无论是学生的学科成绩还是整体素质,都已与老校基本持平。而新校的进步,也能从它的“热度”看出来——竞舟小学从开办第一年就“招满”,迅速“年年爆表”,曾经的“新校”,已成了名副其实的“新名校”……

周爱芬与孩子们在一起

  时至2013年,周爱芬的生活又一次发生了变化。2月,已经设置独立法人的竞舟小学,与位于双浦的周浦小学结为“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时任竞舟小学校长的周爱芬,又一次“下乡”了。

  就在这段时期,西湖区开启协调发展之路。2016年起,西湖区轰轰烈烈的“美丽西湖行动”揭开序幕,双浦、转塘、三墩等“农村”加速变样。教育作为生力军,前前后后十多对城乡学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成立。它们实施委托管理,由名校校长任共同体组长,双方在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制度章程、校园文化等方面深入协作,迅速提高当地教育水平。

  “与第一次‘下乡’不同。这一次,周浦小学是一所拥有90年历史的学校,有一套自己的体系和文化传承。我所要做的,绝不是打破,而是引导。”巧的是,周爱芬就是原周浦乡人,周浦小学正是她的母校。深知家乡秉性的她,开始了新的努力——

  双浦是书法之乡、篮球之乡。2015年以来,周浦小学克服困难配备2位专职书法老师,自编书法教材,每班每周都会开设一节书法课;学校常设班级篮球联赛、家校篮球赛,还有花式篮球表演队,今年,周浦小学男、女两支篮球队第一次包揽了西湖区小学生篮球赛冠军……

  周浦小学本地教师多、年轻教师多。周爱芬牵头制定青年教师“新雁”培养计划,教龄10年内的青年教师,都能获得德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专职培训;学校还组织青年教师交流研讨,青年教师奔赴上海、南京、厦门等地进行送教交流,教学水平迅速提高……

  “二十年,我的两次‘下乡’,为的是同一个目标;教育的优质、均衡。”周爱芬说,“每一个孩子,都有获得优质教育的权力。为教育奉献一切,我无怨无悔。”

陈喆翔与老人们在一起

  偶遇后的决定

  养老是未来的方向

  偶遇,可能是不经意的擦身,也可能是改变人生的重要决定。对于出生于1991年的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主任助理陈喆翔来说,他的经历属于后者。

  陈喆翔是宁波余姚人。2010年底,来杭州走亲戚的他,爬上小和山拍照写生,误打误撞,走进了山脚的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当时,福利中心准备给院子里的100多个老人拍新年照,却遇到了难题。

  “交通太不方便了!”陈喆翔说,当时,他所处的留下,远远没有现在繁华。这家山坳里的养老院,门口更是没有一辆公交车。老人们出门去镇里拍照,不方便;请人来拍,经费紧张,怎么办?

  陈喆翔主动揽下了这项任务。端起数码相机,他为每位老人拍起了照片。“我到现在还记得,老人们拍照时的笑容。”陈喆翔说,住福利院的老人,往往在家缺乏照料、缺乏交流,身体情况也不好。很多老人听不清,说话也不利索,他就一直比划。“老人弄明白了,笑了,一直点头,这样的场景,始终映在我的脑海里。”

  一颗梦想的种子,就此埋下。2011年底,陈喆翔又一次来到这里,一年前拍的照片,已经拼成了爱情的形状,贴上了福利院最显眼处的白墙。让陈喆翔感动的是,一年过去,很多老人居然记得他。这一次,陈喆翔以志愿者的身份,待了整整一个月,帮老人们策划了新年团拜会;2013年,陈喆翔参加了西湖区的社区工作者考试,成了西湖区三墩镇的一名社工。

  “可能是两次养老院之行,给我的触动太大了,我一直想去那里全职工作。”陈喆翔说,与很多同龄人不同,他爱和老人打交道。“我的爷爷和外公走得早,没能尽孝。我觉得,如果能有机会去养老院工作,也算是弥补我的遗憾吧!”

  2016年,经工作调动,陈喆翔正式成为了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的一员。在这里,他经历了老人深夜突发疾病,工作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的揪心;也因为一次次交谈、一次次护理,为老人们带来快乐而快乐。陈喆翔的生命,和老人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与此同时,西湖区养老事业的加速发展,他深深切切体会到了。

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

  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历经多次提升。

  这里整体更新了空调设备,1.5匹的空调换成了2匹,老人们过冬不再冷;

  这里增加了24小时实时查看系统,每层楼的护理员值班室里,都设置了大屏幕,可以看到福利院100多个点位的实时情况,防止老人走失;

  这里启动了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工程,福利院的面积和床位数都将翻番。尤其是,新增380多张床位中,有280多张为护理床位。在这里,不仅能满足日常的食宿需求,更能受到悉心的陪护和照料。

  而陈喆翔,则从一名普通工作人员,逐渐成长为福利中心的“全能手”。他每天凌晨开着福利院的面包车,赶往勾庄为老人们购买蔬菜和鱼虾,至今已坚持了上千天,菜的质量好不好,他一眼就能看出来;食宿、护理、维修、门岗……他亦参与了养老院全流程的管理工作。

  “和我一起毕业的同龄人,有的去了网络公司,有的去了银行。像我这样在福利院工作的,真的很少很少。”陈喆翔笑着说,虽然收入不高,工作辛苦,但他从来不曾后悔。“因为这是一份事业,也是一份责任。”

  让陈喆翔高兴的是,随着民生事业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养老”的认识也在不断进步。在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从最初的床位入住率不到10%,到如今已“一床难求”。不仅老人们不再觉得生活很“孤苦”,就连这里的工作人员,也从最早的“觉得没面子”,到引以为豪。

  陈喆翔也听说过、参观过,西湖区范围内,开出多家高大上的社会化养老机构。此外,西湖区还积极推进互联网+养老,比如老年食堂实现了“刷脸就餐”功能,老人足不出户,在家就能享受养老服务。

  “我女儿2岁了,妻子也是社区工作者,一家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陈喆翔说,对于“养老”,他会一直努力下去。“每个人都曾年轻过,每个人也都会老去。如果每个人都能关爱老人,这个社会才真正进步了。我始终相信,人人爱老、人人敬老会在我身边实现。”

相关稿件
· 70年西湖之“跃”①|“三全之区”的精彩蝶变
· 70年西湖之“跃”②|“美丽西湖”迎来绿色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