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9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佳妮 通讯员 邓媛)70年前,运河里的“牛拖船”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50年前,钱塘江轮渡码头究竟热闹到什么程度?
30年前,千年大运河的历史如何被改写?
10年前,城市建设所需的建材如何“坐船”进入杭州?
……
这些时刻,大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幸运的是,它们也被相机所记录。
9月25日,由杭州交通港航部门举办的首批“微美术馆”集体亮相,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这次展览共分“黑白”“相吻”“换代”“风潮”“破亿”五个主题,分布在运河、钱塘江、西溪湿地等杭州人最熟悉的水域。
具体地点分别是杭州市交通局、武林门水上巴士码头后方、拱宸桥西土特产码头附近、西溪湿地(周家村)入园检票口、钱塘江海月桥码头门口的江堤上。展览自9月25日起,为期一个月,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透过这一道宽为3厘米的缝隙,人们可以聚焦昔日的大运河“百货”、钱塘江风潮以及来来往往的舟楫人家,也可以憧憬水韵之城的美好未来……
一组黑白照
定格杭州百年芳华
“这张是1922年雷峰塔边拍的。”“这是民国时期,穿着摩登的女学生在西湖乘船赏荷。”……绍兴市临水而建的松陵船厂里,50岁的“船痴”何关明翻着一张张黑白照片,如数家珍。
何关明说,他们家祖辈都是造船手艺人。“我从小就对水、对船有着一种莫名的情怀。搜集老照片,既可以复原古船,同时也可以记录一个时代,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当年的水上运输、水上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风貌。”
世事变迁,当年的场景早已定格为照片纸上的黑白瞬间。何关明说,虽然如今综合交通运输发达,高铁、高速出行十分便利,但是“水”和“船”依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休闲娱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江河“相吻”
通江达海筑通途
不同水系的牵手,离不开船闸。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大运河与钱塘江虽近在咫尺却不相通,1983年11月,运河与钱塘江沟通工程正式开工。船闸处于全国少有的强感潮段,施工面临潮水、洪水威胁,安全压力极大。交通港航人凭着一股韧劲最终结束了江河相望、咫尺不通的历史。
新坝船闸,是杭州实现河海沟通的标志性节点工程。这条“水上高速公路”打通后,杭州、宁波之间的大宗货物运输可以顺水而走,为企业节约成本近20亿元。
时隔三年,浙西水运复兴的瓶颈被打通——改扩建后的富春江船闸开始运行。工程遇到前所未有的大坝安全、围堰施工、汛期影响等难题,许多领域均是空白,许多专家都感慨:“天下船闸没有这么做的。”
为此,他们反复试验,从2000年开始论证到正式运行,工程历时近20年,多项技术创新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同类工程的前列。
船舶换代
当好城市发展老黄牛
上世纪80年代初,从艮山港出发,再从平望将货物运到上海。从上海带回的,则是糖、大米、白长丝等百货。这条线,老船长董正才跑了近40年。“听老人说,再早之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都是木质船,有些还要靠牛拉,运送的主要是粮食。”
上世纪80年代末,挂桨机单船多了起来,与拖船“各领风骚”。这个时候,航运公司的船不再运百货,城市发展对建筑材料的需求多了起来。
“十二五”以后,船型标准化工程提上议事日程,船舶吨位有了明显提升,从平均300多吨提升至500多吨。随着船舶大型化,运能与日俱增,水运在城市发展、保障民生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杭州亚运场馆建设所产生的渣土、泥浆,大部分通过水路外运。
除了船舶运力的调整,杭州港航还在谋划运输方式的升级,实现从“运百货”“运砂石”到“运箱子”的转变。集装箱外观整洁、运输装卸全程无扬尘、装卸机械化程度高,方便海河联运,有利于运输企业实现转型发展。
交旅新风潮
引无数乘客竞折腰
在那个没有高速、没有高铁的年代,水路是出行首选。以前的客船都是木头或者水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更新为钢质船,也就是在那个时期有了龙井号、虎跑号。
辉煌持续了十余年,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国省道的改造,陆路交通日益发达,对水上客运形成了巨大冲击。上世纪90年代以后,水上客运慢慢往旅游转型,坐船旅游成了时髦的事。
2004年,水上巴士应运而生,它的正点率相当高,舒适度也很不错。随着地铁、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出行方式日益丰富,水上巴士也经历了从公共交通向交旅融合的转变。
2017年,杭州市委提出“拥江发展”战略,杭州航区迎来水上交旅融合新时代,以水为媒,杭州正布局一幅 “水上黄金旅游图”、一张 “水上基础设施覆盖网”、一条“水上旅游振兴崛起之路”。
· | 建德航空小镇闪耀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