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7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逸群 通讯员 李凌婧)光束下,绕梁之音渐起。伴着一曲交响音画《钱江潮》,首部描绘钱塘江的交响乐——《钱塘江交响》缓缓拉开了帷幕。
7月23日晚,在钱塘江文化“北京周”期间,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19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活动,由中国交响乐团演奏的大型交响乐《钱塘江交响》,在国家大剧院举行首演。据悉,这是首部以交响乐形式表达钱塘江文化的作品。
105分钟的演奏,共分为《钱江潮》《美丽乡村》《钱塘随笔》《白马》《印》《乡愁》《之江梦》七个篇章。以音乐这种无国界的语言,全面再现钱塘江流域特有的人文地理、民俗风情和时代风貌。
开篇曲目《钱江潮》,音乐婉转缠绵,如泣如诉,仿佛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滴水汇聚成溪流,随后无数的溪流形成辽阔的钱塘江水面。奔腾涌去的钱江大潮,巨浪撞击着堤岸,倒海翻江,弄潮儿搏击潮涌,音乐叠起高潮。从溪到江再到潮的表述,既描绘出钱塘潮这一世界独特景观,也寓意着从古到今文化一脉相承。
如果说上半场的三个篇章概括、凝练地表达出钱塘江文化和弄潮儿精神,那么从《白马》起的下半场篇章,四位年轻作曲家则分别聚焦个性化元素,展现钱塘江文化以及两岸人民不服输的坚韧精神。
“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有关钱塘江,辛弃疾曾在诗词中这样描绘了潮神伍子胥的故事。这一历史,以一曲协奏曲《白马》展现出来。大提琴与打击乐器交织,时而附和、时而对立,饱含着吴越文明中,厚重不屈的力量。
余音袅袅,弦乐潺潺。《印》的部分,着重描绘出“刻”“篆”“印”三部分。从苍劲有力,到古朴典雅,代表着西泠印社的《印》,生动刻画出三千年来信用和皇家的象征。
在《乡愁》中,悠悠响起的小提琴旋律里,依稀可以听到江南民歌《紫竹调》,仿佛童年樟树下,外婆摇着蒲扇哼唱的小曲,勾起人们的乡愁。作曲人黄凯然说,这首曲子以钱塘江两岸人为切入点,他们背井离乡,闯出一番天地。“万里归来年愈少,此心安处是吾乡。”
整场交响乐在《之江梦》中收尾。浑厚的交响乐与声乐相融,集合了中国传统文人音乐、民间音乐、西方当代音乐等材料,融会贯通形成一种新的音乐风格。作为点睛之笔,《之江梦》表达了之江两畔英雄层立的气质,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钱塘江交响》是为展示钱塘江文化独特魅力而精心创作的文化精品项目。”《钱江潮》作曲家、《钱塘江交响》的领衔人关峡告诉记者,自古以来,钱塘江两岸人民不畏艰险、战天斗地、勇搏激流。他们希望通过这台演出,不断展现钱塘江流域文化精神风貌和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弄潮儿’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开拓钱塘江文化。
近年来,钱塘江文化建设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钱塘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钱塘江流域人民的丰富生活为素材,先后推出了歌曲《潮头颂》、《城市阳台》、辞赋《钱潮赋》、音画组歌《钱塘词画》、实景雅集《梦寻皋亭》、话剧《春潮》等一系列反映时代主题、城市发展和人民实践的原创文化精品,让精品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提升了钱塘江文化影响和魅力。
作为钱塘江文化“北京周”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无论是钱塘江建设成果系列展,还是《钱塘江交响》,都是推进钱塘江文化精品创作,推动钱塘江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次创新探索。
据了解,杭州江干区与17个国外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动整个钱塘江流域6个地市、50多个区县(市)城市共同融入、携手拥江,钱塘江文化传播力影响力覆盖11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连续三年举办的钱塘江文化节累计举办主体活动36项、融入活动40余项,总参与人数达280多万人次、国际嘉宾上千人,成为钱塘江流域最大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