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7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霍翟羿 通讯员 杭组文)已经入伏,天气炎热,但贵州的山区仍然时晴时雨。
站在茶园里,59岁的胡绍斌正在为多变天气导致的茶树生虫而担心;而在十几公里外的黎平县城,来贵州和同学一起创业两年多的王东方却相当高兴,在各个电商平台上,由他们代理的当地茶叶,一天又成交了几百单。
黎平,著名的“侗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也是下城区重点结对帮扶的“牵手”对象。过去,因为茶,黎平曾与千里之外的杭州结下不解之缘,黎平种植最广泛的茶种就是来自杭州茶科所的“龙井43号”。如今,茶产业又成了黎平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来自杭州下城区的挂职干部,黎平县委常委、副县长周国江说,“黎平有着得天独厚的茶产业基础,而茶产业是一个富民产业,从茶产业‘破题’黎平脱贫,顺理成章。”
他们是怎么做的,又给黎平茶产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深山里种着10万亩“龙井43号”
却有超过三成的茶农是贫困户
几乎每一位坐飞机抵达黎平县的乘客,都会对眼底的景象发出一声惊叹——黎平机场紧靠全县最早大规模种植茶叶的桂花台,这里的万亩茶园是黎平最出名的景观之一,连绵不绝的山丘上,一行行茶树整齐排列,蔚为壮观。
桂花台茶厂的厂长胡绍斌是这个万亩茶园诞生的见证者。1976年8月1日,桂花台茶叶种植区正式破土动工,拉开了黎平发展茶产业的大幕。最早的桂花台茶厂由来自黎平各地的4000多名民兵组建,当时年仅16岁的胡绍斌也是其中之一。
后来,中国茶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看上了黎平的气候和土壤,将来自杭州、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的优秀茶种“龙井43号”引入了这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黎平全县拥有投产茶园面积21万亩,其中有近10万亩种植着耐寒耐旱、出品质量高的“龙井43号”。
同时,从杭州来到黎平的,还有整套的制茶工艺。“当时我们专门跑去富阳新登买炒茶机、揉捻机,比别的地方出产的都好,有一台揉捻机足足用了四十年。”胡绍斌回忆,对于来自杭州的茶种和制茶工艺,黎平人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和黎平茶产业一起长大的胡绍斌,见证过黎平茶产业最辉煌的岁月。“1981年的时候,我们组的茶农一年收入就达到了2800元,那可真是‘建一片茶园,富一方百姓’。”在胡绍斌的记忆里,那几年,黎平的茶农进县城时都背着茶篓,想买的东西就往篓里装,出手阔气,“背篓的来了”成了县城里的小商贩们最开心的事。
时移世易,一切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今天的黎平全县共有3.5万户茶农,其中有1.2万户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境遇反转的背后原因又是什么?
缺标准、缺规模、缺品牌
黎平茶产业如何破题?
泡上一杯黎平种植的“龙井43号”炒制的茶叶,品一品香气悠扬、回味清甜不苦的“黎平味道”,是谢晓华的爱好之一——来自丽水遂昌的他,在这里做了十四年的茶叶生意,是个不折不扣的黎平茶产业“老炮儿”。
谈到黎平的茶产业现状,家里三代制茶卖茶的谢晓华有自己的理解。
“黎平的茶叶生产和销售模式,实在太过落后。”谢晓华形容自己刚在黎平落脚做茶叶生意时的感受是“仿佛回到了还没改革开放的时代”。
茶叶的销售一般由各村镇集体组建的茶厂负责,这些茶厂普遍没有规模化的制茶生产线,有些甚至没有厂房,只能输出茶青(采摘下尚未干制的茶叶)等初级产品,同时又缺少稳定的经销渠道,最后经常变成“企业收多少,茶农采多少”,很多茶园每年只采一道茶,甚至干脆荒着。
另一个问题,在于茶叶的品牌效应。“黎平茶叶的质量绝对没问题,但没有自己出名的品牌,没有‘拳头产品’。品质差不多的明前茶,有些地方出品能卖到五六百元一斤,黎平茶只能卖两三百元。”为了证明自己的话,谢晓华拆开一袋黎平产的茶叶,“这就是最典型的扁平型茶叶,片片分明,标准的‘一芽一叶’。这里面有许多还没全展的芽头,形似雀舌,是茶叶最好的形态之一。”
小小的一杯茶,牵动着整个黎平的脱贫大计。作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2019年,黎平要实现123个贫困村出列,1.08万户4.02万贫困人口脱贫。据统计,黎平全县涉茶人数至少达15万余人,可解决劳动就业8万人,茶产业对带动就业、减少留守、家庭稳定的效用十分明显。
杭州市帮扶黔东南州工作队黎平县工作组在经过对县内茶产业的充分调研后,认为这里的茶产业存在“三有三缺”的现状:有质、有量、有人,但缺标准、缺规模、缺品牌,如何让这一黎平县的支柱产业突破瓶颈、助力全县脱贫,成了一大课题。
多管齐下
“杭州思维”助力黎平茶走出深山
来自杭州的帮扶干部们,都在“茶”字上下足了功夫。周国江从杭州来黎平挂职一年多,已经成了“茶叶专家”,各种行内术语脱口而出。
在他看来,黎平要借茶脱贫,必须从提升茶叶标准化加工能力、提高附加值着手。“我们要全面推进黎平县茶产业的‘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
一系列实招出台,黎平的茶产业开始蜕变。
企业生产线的清洁化、标准化,首先提上日程。
黎平茶产业精致化加工能力提升项目成了重点帮扶项目,总投资1830万元,其中就有约800万元投资用于给当地的四家茶企添置新的生产线,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在这笔投资的支持下,黎平的第一条抹茶生产线也在近日投产。
这四家茶企将分六年归还政府投资,并继续用于发展黎平茶产业。同时,他们每年还要将一部分收益“分红”给贫困户。另一部分投资,则会用于打造以桂花台万亩茶园为核心区的茶叶示范种植基地、加工基地,走“茶、文、旅”合一的路子。
黎平农林公司已正式成立,这家公司的一大目标任务,就是组织黎平县内的茶企,共同运营黎平特色的茶叶品牌,探寻推广模式。
黎平茶叶的品牌也逐渐打响:厦蓉、沪昆、三黎高速沿线竖起了大幅的“黎平茶”形象广告,茶叶博览会上出现了黎平人的身影,淘宝上多了打着黎平茶的茶叶店铺。在帮扶干部的努力下,浙茶集团、浙江可耐尔食品等大企业,也开始把目光投向黎平。
“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如今已初见成效。
谢晓华告诉记者,他的茶叶公司,在新生产线投产后,今年的干茶产量从8000公斤提升到了14000公斤,清洁化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黎货出山”电商公司运营部门的负责人王东方则透露,在他们的网店里,价廉物美的黎平茶是相当走俏的货物,旺季时每天有五六百单的成交量,发往江浙沪和广东的最多,口碑相当好,有不少回头客。据黎平县相关部门统计,整个2018年,黎平茶叶在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额超过了4000万元。
而桂花台茶厂的老厂房目前正在改建中,未来这里会成为黎平茶产业的示范加工基地,建起黎平茶产业博物馆和可供游客体验的制茶车间。
对于厂房前的花坛,和茶叶打了40多年交道的胡厂长有自己的想法:“我想把我们黎平人这么多年来种的各种茶树,都在这里种一棵。等这些茶树长大了,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黎平‘茶史’。当然,‘龙井43’号,会在那个最显眼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