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7月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留 张梦月 姚颖康 通讯员 蔡卡特 杨勇)杭州萧山城厢街道陈公桥小区,建于1992年,已有27年历史。
7月2日,记者来到这里,看到的不是一个沧桑破败的老旧小区,而是一个处处充满未来感的智慧安全小区。
陈公桥小区从前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周边环境复杂,小区人车混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小区有40多幢居民楼,1409户居民,由于人多车位少,居民经常为了停车位吵架,消防通道也经常被堵。”社区主任杜炳顺说,陈公桥小区的物业费只需0.13元/平方米,不到一般小区的二十分之一,但就是这0.13元,过去也一直收不上来。
2017年,陈公桥小区开始进行常规性改造。恰恰这时,萧山区公安分局正在探索“智安小区”建设。于是,陈公桥小区在2018年下半年成为萧山老旧小区建设“智安小区”的首批试点。
所谓“智安小区”,就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手段,为小区量身打造一套智慧安全系统,包括视频监控、车辆识别、人脸识别、智能门禁、智慧消防、智慧物业巡更、智慧社区服务等。这些系统前端感知设备所采集信息数据,统一接入公安平台,进行深度分析、应用和服务。
它们究竟如何让老旧小区变得更安全?记者在陈公桥小区体验了一番。
陈公桥小区的4个小区出入口,经过改造后实现了人车分流。记者在1号门停留了几分钟,只见人车络绎不绝、井然有序。
城厢派出所社区副所长方宇琦介绍,在车辆通道,居民车牌只要录入系统,进出时就可实现自动抬杆。在人行通道,通过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居民可自如出入小区,不用再随身携带小区门禁卡。而安装了感应器的电动车,也可以让小区门禁自动打开。
另一个让小区居民感到安全感十足的,是一套环绕小区安装的周戒系统(电子围栏)系统。这套系统具备“高压低流”的特点,有人翻越时,会造成短路,然后自动报警。“老旧小区大多是开放式小区,并不一定能设置围墙,周戒系统就很好地满足了开放性和安全性。”方宇琦说。
“如果是猫或鸟类撞上电子围栏,会不会引发误报?”面对记者的疑问,方宇琦很肯定地说“不会”,“因为人和动物的电流不一样。”
在陈公桥小区每一栋楼的电动车车库门外,还安装了一个特殊的烟感系统。浙江微风科技负责陈公桥小区的智慧化改造,项目经理沈伟君说,这一套系统感应到烟雾和高温后,将通过自带的SIM卡,将火警信息实时发送给社区物业和保安人员,小区安保力量可赶在消防之前,就将火情控制在初发阶段。
陈公桥小区的智慧元素还有更多:居民刷脸打开楼栋门禁、保安巡逻电子签到……除此之外,萧山“智安小区”建设还开发了高空抛物实时监管、电动车充电异常自动断电保护、居家养老一键呼叫服务、小区租房一键签约、消防泵水压监测等功能。
“这些说不上有多‘高大上’,但却弥补了老旧小区先天不足,也说明通过住建部门、公安部门和市场力量的合作,能让老旧小区成为安静、整洁的美好家园。”方宇琦说。
作为萧山老旧小区智慧化改造首批试点,陈公桥小区目前正在等待验收。据悉,2020年底前,萧山将让老旧小区智慧化改造实现安置小区全覆盖,并加快在全区老旧小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