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杭州千支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正式“出征”

田盛 摄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6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曾艺 通讯员 宋俊仙 来艺丹)长达两个月的暑假,你会选择做什么?

  6月27日,杭州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一片热闹。令大学生们激动的,不是接近尾声的期末考试,而是即将到来的社会实践。

  今天,2019年杭州市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暨杭州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举行。

  这个暑假,他们有的要去贵州、恩施支教;有的要去农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行程早已排得满满当当。

  今年,杭州市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为契机,组织和引领全市大中专学生围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新时代“三农”工作,下沉一线“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

  杭州各大高校纷纷围绕这一主题开展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

  聚焦乡村振兴

  杭师大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

  杭州师范大学以“青春献礼祖国华诞,齐心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组建“青年观察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项调研团、“投身乡村振兴”返乡创业青年专项调研团、“投身脱贫攻坚”帮扶专项实践团三支专项社会实践团队,重点开展三大系列专项计划。

  “这个调研活动我已经参加了一年,我们之前在临安已经采访了18位返乡创业者,他们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乡村原来大有可为’!”杭州师范大学科技协会第十三届主席赵斯瑶说。

  在这项调研活动中,赵斯瑶和同学们要分析青年返乡创业的特征、阻力和需求,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们做了很多以前自己会觉得很难的事情,例如钻研国家针对乡村振兴现行的政策、尝试着提出可行意见……以前我遇到难题,总会很急躁,现在经历这次磨练,感觉自己变强大了。”赵斯瑶说。

杭师大美术学院在贵州支教

  “投身脱贫攻坚”帮扶专项实践团,其实杭师大的师生们已经不是第一年开展。例如,杭师大美术学院的师生目前已经连续8年帮扶贵州省黔东南洛乡。

  “相比文化教育,艺术审美教育其实在贫困地区更加稀缺。今年我们不仅要人过去,还想通过众筹建设‘移动课堂’,然孩子们不仅在暑假能看到我们,平时也能随时跟我们面对面沟通。“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团委书记严翔宇说道。

  关爱留守儿童

  市校合作助推夏令营活动升级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承载着江干团区委在“统筹协调部署,发动爱心企业,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各方保障,具体抓落实”的特殊优势,预期开展两场夏令营活动。

  “精准关爱•青春同行”希望家园留守儿童夏令营的实践队伍不仅提前制作了包括安全教育、艺术培养、课业辅导等的专业课程安排,而且专项开设了趣说字词句、趣说历史、等各式趣味课程;“江穗连情•语你同行”留守儿童夏令营社会实践团队结合当地儿童生理特点,并根据专业特色精心设计了系列趣味课程和实用课程。

  传递科学梦想

  博士团队全员出征黔东南

  作为新成立的西湖大学团委,今年首次组织12名博士生的科普宣讲团开展“科学之树 播种未来”暑期实践。

  本次社会实践由西湖大学博士生科普宣讲团携手西湖教育基金会,前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支教助学活动,希冀通过本次活动传递“科学+”梦想,传播科技力量,服务社会民众,促进地方科技文化发展。

  西湖大学团委老师向记者提到,希望通过开展中小学科普教育活动,改善当地缺乏科普讲座的状况,播种“科学精神”;通过服务新农村教育,在当地农村小学开展助学活动,帮助其建设“科学角”。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也是传播西湖大学社会公益理念的一次有益尝试。

  据悉,今年全市大中学校计划共组建1000余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并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发动广大师生奔赴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各地。

相关稿件
· 下姜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定了!他舍弃60万年薪来应聘
· 一颗竹笋撬动乡村振兴 萧山义桥的生态经济亮了
· 桐庐:全域旅游拥抱大数据 智慧旅游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