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曾经,这里孕育了西子联合、万事利这样的乡镇牛企,被誉为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如今,创业创新正在重新定义这片热土,吸引无数年轻人来“触摸”梦想。
向江来,成就将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江干,以“放水养鱼”的长远思维,不断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激活创业创新的一池春水。
浙江在线特推出“追梦在江干”系列报道,看江干创业创新之花竞相绽放。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5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佳妮 通讯员 李凌婧)杭州市江干区九堡街道九华路1号,迎面而来的是一幢灰色的两层小楼。
楼上,是父亲季石安的实验研发室,搁在墙角的木板上密密麻麻都是钉子,他正在研发能发射出6种不同规格钉子的气钉枪。
楼下,是儿子季建星的小天地,目前他的角色是杭州钱塘智慧城里最年轻、人气也最旺的创业产业园创始人。
楼上楼下,浓缩了一家传统制造型企业变身为文创园区的故事,更见证了这片土地从“城边皮”,逐渐成为城市新中心,进而成为无数创客的圆梦之地。
从乐清到江干
一个“新”字憧憬无限
季建星还记得第一次来到杭州九堡的情景:“到了彭埠口子上,要下车检查身份证,再往东边走就全部是农田,除了一条老的杭海路,没其他叫得上名字的道路了。”
那是2001年左右,季石安的电子元器件设备制造企业,刚刚从温州乐清搬过来,在江干九堡划出的一片116亩的新土地上重新起步。
“我们不怕变!”季石安说,“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已经很习惯时代更迭、技术转换。不可能靠一个产品吃一辈子的!一旦某个产品没有利润了,重头再来就是常事。”
企业从家电元器件设备起家,从生产车载磁带、CD、VCD、DVD整机到研发读碟部分的激光头,再到车载导航、车载红外、热成像技术等。
可以说,“转型升级”这四个字,几乎贯穿了企业的整个发展史。
企业要发展,需要向外拓展空间。“上海来对接过,无锡也有过意向……当时省里的一位相关领导也希望我们留在浙江,听说我们去上海付定金,赶紧把我们‘拦’在了彭埠入城口……”季石安说。
看中杭州,最终落户江干九堡,既是看中地理位置的便利,也是因为“政府服务真的好”。“这里离南站近,回乐清方便。那时还没有‘最多跑一次’的概念,但江干为企业注册、审批的一条龙服务,却早早地落地实践了。”
就像新公司起名“杭州新星光电”,一个“新”字写尽了季石安对企业未来的无限憧憬。
再度谋变
厂区变身新平台
来到杭州最开始的那几年,都是按部就班。一幢幢生产车间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各式电子器件和产品从九堡发往世界各地。
季石安很笃定:“外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但年轻的季建星已嗅到一丝不同: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风云突变,城市的扩张,上海、北京不少工业厂区已经往创意产业园区的方向走,像以前那样更换生产线“小打小闹”不行了!
有件事让季建星印象深刻,公司接到一笔上千万元的外贸单子,按照合同预算每生产一件商品能挣6毛钱。没想到,刚开始生产没多久,汇率就变了,按照新汇率,每件商品反而倒贴1块钱。“本来赚钱的生意,变赔钱了!”
正是这最后一根稻草,让季建星说服了父亲,主动求变,瞄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机遇。
“也是要彻底变一变了。”季建星感叹,“你看这些年,我们厂区周边起了多少高楼,原先的农田荒地变成了住宅区、高档写字楼,有个制造企业在旁边,确实不合适。”一个崭新的场景,在他心中日渐清晰:创业者在这里热烈讨论,擦出思想的火花;工作之余,篮球场上、慢跑道上,大家挥汗如雨;休息日,周边居民还能到园区里看展览,体验亲子游戏……
2015年,生产车间停工,在原有11幢标准厂房及写字楼的基础上,又新增了两幢楼,厂区打造成一个社区型创客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然而,当季建星脑海中的场景一点点成为现实,他还没来得及兴奋,新的问题又来了:台子搭好了,该请谁来“唱戏”,才能叫好又叫座?
那段时间,季建星几乎天天往江干区政府跑,在杭州待了这么多年的他知道,“有问题找政府准能行”!讨论、推翻、再讨论,在江干区的帮助下,季建星把园区招商定位在数字经济上,依托江干原有的服装产业,招引网红经济企业、服装设计公司。
2018年7月,九华路1号有了新名字——新禾联创数字时尚产业园正式开园,园内几乎“座无虚席”。
未来可期
打造创意园区模板
如今,儿子的事业干得如火如荼,产业园区内随处可见年轻的面孔和涌动的创意,但65岁的季石安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老本行。他向记者骄傲地“显摆”:“我正在研发新产品,快要成功了。”在他的观念里,实业兴国,是无论何时都不能放弃的。
因此,新星光电原先整个制造研发团队都被留了下来,虽然目前没有产出,但季石安说:“我们养得起!”
而季建星也并没有安心地当起“包租公”,在他看来,产业园区经营运转得好,需要智慧和努力,可以与实业媲美。
“我们要把园区做成一个模板,探索建设一个可以长效盈利的模式。”季建星说,“这意味着我们的经营方式会成为一个可投资的项目,本身就能挣钱。”
为了这一目标,季建星和他的团队对江干区的“双创”扶持政策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对优质企业有税收返还,优质平台可以免收一定租金,还可以拿装修补贴;对人才住房、子女上学都有支持和安排。”
季建星说,正是政府部门如此大的扶持力度,企业才更愿意来江干,自己的园区人气才旺,而未来也变得可期。
万丈高楼平地起。在政策大力扶持的基础上,季建星坚信,招商资源将更好地融合,管理水平也将不断提升。“或许有一天,你来到我们这里,会发现制造实业与数字创新经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契合点。”他说,“到那个时候,我们父子两代的心血,算是真正有了成功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