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4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叶临风 通讯员 郑雷骏)4月9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2018年全市电梯安全状况,这已是杭州连续三年向全市发布“电梯安全白皮书”。
无论从电梯制造业、维保业还是检验情况来看,杭州的电梯安全状况总体稳中向好。但和许多城市一样,老旧住宅电梯故障高发、住宅电梯隐患治理资金如何筹措等问题,依旧是面临的难题之一。
老楼遇新愁,杭州如何解决老旧楼居民的甜蜜烦恼?
电梯数居省会城市第三
上万台装有智慧装置
去年2月的杭州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票决确定“电梯安全智慧监管”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定下“10万台电梯的透明维保”“1万台电梯智慧监管装置的安装”的目标任务。
截至2018年底,民生实事项目已实现106243台电梯透明维保上线,13973台电梯安装了智慧监管装置。可以说,杭州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2018年,杭州全市在用电梯总量达到12.7万台,增幅达16%,这一数量在省会城市中仅次于广州和成都。
从电梯制造行业情况看,全市共有包括奥的斯机电电梯有限公司、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等18家电梯制造单位。
从电梯维保行业情况看,从事电梯维保的企业共有143家,其中31家为电梯制造单位直接设立的维保服务机构,其余112为第三方维保企业。杭州市特种设备协会还从中评出奥的斯机电、西奥、日立、通力、三菱等5家五星级维保单位,15家四星级维保单位,以及20家三星级维保单位。
电梯亡人“零事故”
救援时间明显缩短
2018年,杭州全市未发生一起电梯亡人事故。
电梯故障仍时有发生。据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统计,人为原因(29.16%)、外部原因(21.16%)、门系统故障(19.54%)被列为三大主因。其中,“生活垃圾、装修垃圾导致电梯开关门受阻”“野蛮搬运导致电梯门变形”等不文明乘梯行为,是导致故障的首要原因。
其他“外部原因故障”包括停电、电气部件进水导致短路等,“门系统故障”主要是由于零件故障未及时更换、维保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
尽管如此,可以看到杭州电梯的应急救援流程正不断优化,救援时间也明显缩短。这其中,智慧电梯的推广功不可没。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主任张文介绍,智慧电梯能自动进行“识别困人状态”“推送困人定位”以及“通过电子屏指导安抚被群人群”。
据统计,在处置的10000多起电梯故障中,救援人员到达现场的平均用时为9.79分钟。而已安装智慧监管装置的电梯,相比人工报警的救援时间缩短了2分钟左右时间。
电梯地方法年底出台
将规范老旧小区电梯管理
杭州在用电梯体量巨大,背后也潜藏着“老龄化严重”的隐患。据统计,目前杭州超过15年梯龄的老旧电梯已有8000多台。“老旧住宅电梯故障高发”依旧是杭州面临的难题之一。
真正要把电梯问题解决好,是一件需倾全社会之力才可以做好的事情。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特监处处长李顺荣说,过去一年,杭州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街道、物业、维保、业委会等召开现场协调会推动电梯社会共治,进一步落实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的主体责任,属地的监管责任等。
300多次联合回访排查,平均一天一次的高频率——这显示了杭州杭州监管部门的决心。一年来,如备受关注的东港嘉苑三区等10个“重点关注小区”,陆续都在进行电梯改造工作。全市13000多台智慧电梯,其中的70%也都进驻到老旧小区,通过自动监测功能,提前进行风险排查。
去年以来,10个“重点关注小区”的总体故障率下降了20.2%。
进入“后电梯”时代后,新生问题接踵而来。2018年,杭州市场监管部门开始推动制定杭州城市电梯管理地方法规。杭州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卢建祥透露,电梯地方法规预计将在2019年底出台。
这一法规将会对作为新生事物的住宅加装电梯的后续使用管理及维护、电梯的配置和采购、智慧电梯管理手段、电梯安全综合治理机制建设等问题,做出进一步规范。
四成电梯纳入保险
资金筹集瓶颈待打通
2018年,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引导和支持各地开展电梯责任保险,运用责任保险的市场化机制促进安全管理。目前,已有5.5万台电梯纳入了电梯保险,占杭州在用电梯总量的四成以上。
“交纳一定金额的保费后,如果电梯出了事故,最高可赔300万元。”李顺荣告诉记者。
杭州主要有两种保险模式:一种是财政出资补贴的电梯责任险,政府和业主各负担一半左右。通过这一模式,有近4万台电梯加入了责任险。
另一种模式是“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险模式”。去年至今,杭州从以拱墅区为试点,逐渐将这一模式向全市乃至全省推广。记者了解到,其投保金额由保险公司根据电梯的品牌、年龄、使用场所等而定,一般都在8000元上下,相比前一种模式,该模式的价格明显高出许多。
李顺荣介绍,“全生命周期模式”是一种探索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电梯安全管理新模式。“它将电梯相关的维护费用、日常修理费用等费用,从物业整体费用中剥离,形成‘电梯安全专项资金’,由业主向保险公司投保,部分用于日常维护修理,其余资金用于将来的电梯改造更新。”
2018年,拱墅区电梯参保近2000台,故障率平均下降20%以上。
这一模式的瓶颈,在于目前对“电梯安全专项资金”的使用尚不是十分方便。市场监管部门相关人士说,由于房管局对电梯改造大修的物业费使用,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与规定,而“全生命周期模式”则需要定期、较频繁的动用这笔资金。相关人士认为,如果可以打通治理资金的前期筹集,有利于“拱墅模式”更好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