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作家住进养老院 滨江作家村的网文大咖在创作什么?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3月7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马赛洁 通讯员 方管骅 段雨杉 徐青青 李靖)茶艺课、急救知识培训、书法教学……网络作家凌晨列了一张满满当当的计划表,这是她入住养老院后想为老人服务的项目。另一边,网络作家倾城日光薇娜把现实主义养老题材小说的计划提上了日程,“老人们丰富的人生经历,都可能成为我作品中的素材。”

  近日,两位来自中国网络作家村的青年作家正式入住杭州滨江区绿康阳光家园。作为志愿者,她们将为老人们提供每个月20小时以上的服务。这是滨江区委宣传部(文创办)、白马湖创意城管委会和团区委为网络文学践行社会担当推出的一项新举措。

  在杭州高新区(滨江)白马湖畔的中国网络作家村,已入住唐家三少、管平潮等107位知名网络作家。网络文学发展20年来,迅速收获人气和市场,登上主流舞台。“扎根本土,深植时代”,关注现实,也成为越来越多网络作家们的一种自觉担当。

  从“虚构”到“写实”

  用键盘敲出“某群人”的故事

  提到网络文学,最先让人想到的就是“玄幻”“武侠”等架空现实的主题。中国网络文学拥有4亿读者群,如何用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去传达人文关怀?必然要从虚构转向现实,走入生活,了解社会和人群。

  倾城日光薇娜就经历了一段转型之路,“入村”前她写的还是武侠、言情主题的作品。最近,她正在创作一部以杭州消防员为主题的小说,“希望我的故事能让读者了解这个群体最真实的一面,带去一定的关注和思考。”

  过去一年,中国网络作家村里的作家们纷纷走上了转型之路,创作方向从玄幻、武侠、言情等传统网文类型转变成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出了一批生动真实、直击人心的作品,比如古兰月的《杭州女子日记》《龙井》,还有丁墨的《你和我的倾城时光》等。

  “贴近生活的内容更能引起读者共鸣,也增加了网文作品的深度和广度。”高新区(滨江)文创办副主任蔡军阳见证了一大批“村里”作家的转型,谈起现实主义题材,他觉得关键还是在人。“聚焦不同人群,再用网文写作手法,传达出作者对特定职业和时下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就在一周前,2018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名单公布。中国网络作家村大部分入选作品,就着眼于当今时代背景下“某群人”的生活:唐家三少的《拥抱谎言拥抱你》展现了当代创业年轻人背负理想艰苦奋斗的故事;蒋离子的《老妈有喜》围绕生育二胎,直面女性与社会、家庭之间的矛盾;丁墨的《挚野》勾勒了年轻乐手在喧嚣中筑梦音乐的坚守……

  从“敲键盘”到“勤下脚”

  离开书桌把文化“带出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网络作家的工作方式是:“足不出户”,“躲在房间里写作”。即使是服务社会,仿佛网络作家们也只会躲在屏幕后默默努力。

  但在中国网络作家村,作家们离开书桌,踏上旅程,正身体力行把文化传播到更多地方去。

  2018年10月,响应国家“文化扶贫”的号召,中国网络作家村召集了风少羽、柠檬等12名作家组成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来到滨江区对口帮扶地湖北恩施州建始县,和当地作家和学生开展交流。

  “走出去,带出去的是文化,回来后,带回来的是感悟。“中国网络作家村天马苑日常运营负责人沈荣回忆起来。

  在交流当天,建始县建始一中的高二学生们挤满了大礼堂,争先恐后地向作家们抛出一个个有关网络文学的问题。“我没想网文在这里这么流行。”90后网络作家柠檬说。

  面对一张张年轻的面庞,柠檬想起曾经的自己同样对文学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们非常中肯认真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告诉大家如何分辨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并鼓励大家多阅读经典文学。”此外,这次活动还为学校捐了书,和学生们分享了写作心得。

  这次活动不仅给学生们带去了文化熏陶,也给作家们带来不小的影响。“以前很少出门,写网文就是因为喜欢和赚钱。自从见了那群孩子后,我在文字创作时多了一份‘责任感’。”现在,柠檬在创作时,会对作品的正能量多一份考量。

  从“无根”到“有根”

  在小说里“看党史”“忆城市

  视野走入了现实,脚步迈进了生活,但网络文学要对社会进行人文关怀始终缺少一点深度。这个年轻产业有“活泼个性”,但无法言说历史,不免给人一种“无根漂浮”的感觉。

  近日,80后大学老师兼网络作家善水和文舟大大都收到了选题通知,他们和其余15位青年网络作家报名参加了中国网络作家村第二届“党史故事”撰写活动。“用网文重塑历史的过程,不仅是为网络文学寻根,也是为年轻一辈寻根。”

  在与学生平时的交流中,善水感觉到,年轻人并不是对家国历史不感兴趣,只是传统宣传方式过于单一。“有了网络作家的加入,等于是用年轻人喜欢的传播方式,和红色经典结合起来,再传递给他们,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回忆起第一届,因为没有参加,善水还觉得有点可惜。当时,中国网络作家村集结了华表、夜魔等11名作家,出品了《花坞劫狱》《越王殿下论统战》等33篇20余万字红色经典故事,引起了青少年的广泛关注。

  “一开始,作家们也不太‘感冒’,但一点点做下来,他们了解了历史,也从心底里接受了。”沈荣告诉记者。

  不久后,耗时半年,由十多位“村里”作家联手撰写的“杭州城市记忆”也要出版了。这次,九途、疯丢子等多位作家参与进来,围绕良渚、运河、钱塘江三个主题,通过大量走访,写下了25万字,记录“杭城的回忆”。

  “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引领社会潮流的标杆之一。践行社会担当是网络作家们应尽的义务。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们正在当代中国的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和灵感,用手上这支精彩的笔,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蔡军阳表示。


相关稿件
· “年轻人住养老院”出续集 这次来了两位网络作家
· 城市治理养老文化全覆盖 小河街道今年要做十件实事
· 新规划获批!2020年杭州机构养老床位数将超9.6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