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科技减负云上增效 杭州滨江数字化手段推进垃圾分类

   近日,杭州市滨江区襄七房社区康悦香庄小区3个垃圾投放点完成数字化改装。

  新改装的垃圾投放点内,显示屏、监控、人脸识别装置、音响等设备一应俱全,引人注目。这些数字时代的设施组合起来能发挥什么作用呢?答案是用数字赋能垃圾分类。
  与西兴街道其他小区一样,采用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模式的康悦香庄小区也面临着非投放时间段居民随意投放垃圾的监管难题。
  “我们小区拥有全市‘智慧社区第一屏’,所以我们第一时间想到了要用数字化的手段去解决这个难题。”襄七房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非投放时间段内,垃圾投放点的红外设备便会开启,凡是有人进入投放点,系统便会播放“现在是非投放时间段,请勿投放垃圾”的语音,同时,监控及人脸识别设备会将实时画面及行为数据上传至“智慧襄庄”社区微脑,显示在数据大屏上。
  “根据社区预设的规则,随着累计次数的增加,系统会自动触发一些程序,比如该居民未听劝阻,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在非投放时间段内投放垃圾,系统就会自动给该居民发送短信进行提醒。”社区相关负责人说:“到了第四次的时候,系统就会在社工钉钉(目前是社工APP)上生成事件,安排社工进行上门教育。”
  “如果连续7次被抓拍到违规投放,这时我们安装在垃圾投放点内的显示屏就将滚动播放经过模糊处理后的抓拍照,作为警示。”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在整一套流程中,社工只需上门一趟,其余全部可以交由系统自动完成,这大大减轻了社工负担,使得社区能有更多精力服务居民,是典型的“科技减负、云上增效”。

相关稿件
· 走进滨江长河这些企业 看垃圾分类“新时尚”如何落地生根
· 探索社区业主共商共治 杭州滨江垃圾分类出新招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供水量创新高 “烧烤模式”下杭州怎样保障今夏城市用水?
·棒冰免费自取 杭州这50多个冰柜有“凉”更有爱
·杭州增建改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千余处 让充电安全又方便
·6所学校+3条道路 杭州大城北又“上新”了
  本网专稿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杭州这些“世遗”亮相《新闻联播》头条
·杭州这项大赛启动第10年,锁定这五大风口产业
·办事不下高速 桐庐服务区有了24小时办事“窗口”
·呈现全新盛景 第四届数贸会进入百日倒计时
  权威发布
·杭州首个区级国际传播中心成立
·浙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
·第十八届杭州文博会正式定档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区县新闻
·保障施工安全 杭州兴鸿建设为工友送清凉
·跳非遗竹马 弘龙马精神|淳安传承特殊年味儿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