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7月之前,杭州市滨江区钱潮社区盛庐小区因没有垃圾房集中处置小区生活垃圾,居民们长期忍受着着露天处置垃圾带来的难闻气味和横流的污水,严重影响临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在滨江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排名也险些进入“黑榜”。
垃圾房的缺失,让居民们的生活倍感烦恼。但是短短两个月,社区不仅成功完成了垃圾分类集中处置点(垃圾房)选址建设,并且在全区垃圾分类工作排名中,8月就出现了“大逆转”,顺利挤进红榜,9月更势如破竹在红榜中“夺冠”。和最近热映的电影《夺冠》一样,逆势夺冠的背后是钱潮社区多措并举、多方联合三记漂亮的“组合拳”,出招“快、准、狠”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将一个即将进入“黑榜”的小区推上冠军宝座。
快——用党建引擎助推分类工作“加速度”
盛庐小区面积不大,但住户却有547户,居民人口结构以流动人口占大多数。在实行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后,小区只剩两个点位,这对社区日常引导居民规范投放垃圾是一大挑战,而没有集中处置点让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更为艰难。
集置点必不可少,但是建在哪里,就成了一个难题,毕竟谁都不愿意家附近就是一个垃圾房。并且,由于个别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集置点的选址工作难以推进,分类工作推进遇到“梗阻”。
为了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钱潮社区工作人员选择“正面硬刚”难题:到点位附近小区居民家中走访、多次召集开展座谈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社区摸清了居民的担心和忧虑,弄清了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就有了底气。
同时,钱潮社区党总支吹响了“集结哨”,成立临时“攻坚支部”,其中包括业委会成员中的三名共产党员、社工党员和物业公司中的党员代表。
“攻坚支部”除了在小区内部做好对垃圾分类工作氛围营造和正面舆论引导,对心怀疑虑和反对的居民,他们还逐一上门做好解释工作,详细分析建造计划和选址原因。就这样,社区争取了居民的信任,疏通了“梗阻”,加快小区垃圾分类集置点的建设进程。
准——精准施策提升硬件设施
为了找准集置点位置,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负责人通过多次踏勘提出了多个备选方案,在征求小区业委会和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最终选定在小区北侧原垃圾垃圾堆放点作为小区垃圾集置点。
集置点早一天建好,居民就早一天结束脏乱臭环境带来的困扰,因此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到施工点位督促工程进度。很快,一座整洁、美观的垃圾集置点拔地而起,居民们看到崭新的集置点位,没有难闻的气味,看不到露天堆放的垃圾桶,纷纷竖起大拇指。
在建设集置点时,小区内投放点位的提升改造也紧锣密鼓地完成了,环境面貌得到了改观,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也在逐渐提升,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在大家的努力下得以夯实。
狠——“两张清单”长效管理机制逆袭“夺冠”
垃圾分类工作要在短时间内取得面貌的改观,没有捷径,也不能仅依靠噱头,只能“严干、实干”。盛庐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硬件基础扎实、宣传氛围良好,但由于流动人口多,投放率和分类正确率无法有效提升。
社区为了尽快提升小区分类两率,一边加大宣传分类知识力度,通过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入户宣传、广场宣传等多种方式,让垃圾分类的风尚走进居民心坎里,达到“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楼,一楼带一片”的效果。
另一边社区以“两张清单”的长效管理模式,督促物业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时间清单”,工作项目目标,通过倒排时间形成时间表,有效督促社区工作条线和物业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整改清单”,通过社区网格员每日巡查、抽查,发现的问题以清单形式提交物业“一站式解决”,盯牢问题整改“日查日清”,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作闭环。
物业在日常服务管理中,也加大了对不规范分类行为的督导。针对流动人口难以有效管理的问题,物业工作人员通过上门签订“定时定点分类承诺书”,明确垃圾分类责任意识;通过设立“曝光台”曝光过时投放、不分类投放等不文明行为;对随意投放、屡劝不改的住户,采取“垃圾送回家”的行动。社区用强有力的执行力,换来分类工作面貌一新。
一直以来,钱潮社区都在努力提升攻克垃圾分类软硬基础,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社区以党总支为核心,社区党员为骨干力量,形成联系服务群众的有力队伍,让“红色引擎”激活“红色细胞”,给社区治理破解难题注入“红色能量”,用“两张清单”工作模式为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让垃圾分类工作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