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杭州,数字浪潮涌动。5月10日,2025中国数谷·西湖论剑大会在杭州高新区(滨江)举行。一个是杭州全力打造的数据产业高地“中国数谷”,一个是深耕网络安全13年的知名品牌“西湖论剑”,两大IP首次联手,以“数智无界 安全共生”为主题,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杭州正在数据驱动的新赛道上,加速推动数字经济向智能经济升级。
这场大会召开的时间节点很特别——距离浙江深化“数字浙江”建设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不过数日。这也意味着,杭州探索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已经按下“快进键”。
数据就是新“石油”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如同工业时代的“石油”一般珍贵。城市交通靠实时数据指挥变得更顺畅,区块链技术让数据能像商品一样交易,人工智能大模型更是带动各行各业智能化升级……全球都在抢抓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机遇。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抢占了发展先机。
《2023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描绘出惊人的增长曲线:到2025年,全球数据交易市场规模将达1445亿美元,2030年更是攀升至3011亿美元。在这样的浪潮中,中国早早布局系统谋划——2024年,国家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浙江省也将争创新一轮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支持杭州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作为数字经济的弄潮儿,杭州反应迅速。2022年国家发布“数据二十条”发布后,杭州立刻启动“中国数谷”建设,以高新区(滨江)为圆心,向全市辐射出大数据产业集群的同心圆,加速向数据要素改革高地转型。
在2025中国数谷·西湖论剑大会上,前沿成果如同钱江潮水般涌来:海洋经济行业可信数据空间阶段成果正式发布,助力挖掘海洋数据价值,推动海洋产业智能化升级;国内首个智能体安全成熟度评估体系重磅推出,填补行业空白,为智能体的安全发展提供了权威衡量标准,有力提升AI应用安全水平。
乘此大会东风,杭州锚定新航向。下一步聚焦AGI、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紧扣数据赋能实体经济主线,在“中国数谷”建设中持续发力。进一步依托改革沙盒,探索智能与安全协同路径;拓展具身智能场景,培育“人工智能+”生态,共谱人工智能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化谷为峰之道
“谷”,常意味着低洼之处,是地势的低点。但在杭州数字经济的版图上,“中国数谷”颠覆了这种传统认知——它不是寻常意义的低谷,而是一座汇聚前沿技术、创新思维与产业动能的巍峨高峰。
制度创新上,杭州勇当开路先锋。首创数据合规流通数字证书,让数据有了专属“身份证”;打造“数联网”,搭建全国首个互联互通开源共创网络,畅通数据流动“高速路”。如今,“三数一链”技术已在6大领域落地开花。
生态培育方面,杭州精心构建起“基石 - 星火 - 星海”数商培育体系。在这里,既有华为、阿里云等75家行业龙头企业,奠定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有众多创新型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创意。完整的全产业链生态,让数据从采集、加工到应用的各个环节,都能在数谷内找到对应的服务与支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协同发展的数字经济生态圈。
监管方面,杭州创新“改革沙盒”应用机制,成立全国首个数据要素流通合规中心和委员会筑牢制度防线,为数据安全流通保驾护航。改革沙盒成为孕育创新的“试验田”,成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杭州样本”。
此次会上发布的“三数一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杭州先行先试任务阶段性成果,更是数谷建设成效的有力证明——目前,超120家数商企业接入“三数一链”数据基础设施,相关成果广泛应用于金融、农业、教育、反诈等多元领域,这一系列成果,持续为数据要素流通与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动“中国数谷”向着更高目标加速迈进。
从杭州走向全国
站在“数谷”之巅,杭州的目光早已超越城市边界。目前,中国数谷已与扬州、赣州、宣城等城市开展跨区域合作共建,与上海、北京、天津等16个城市完成交流互访。
当大会上杭州高新区(滨江)与烟台市莱山区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一场“数据 + 制造”的双向奔赴正式启程。前者凭借数据要素产业优势,为后者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与资源;后者则以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数据技术应用开辟新场景,实现“数据 + 制造”的双向赋能。
数商培育体系的完善,则是在数字世界播撒火种。杭州进一步完善数商培育体系,发布《数商企业评定标准(试行)》,数商按发展阶段分为“基石、星火、星海”三类,星火数商聚焦技术创新,探索数据应用新路径。
还有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与安恒信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CCF计算机博物馆与安恒信息基金会达成合作,多方联动,为数据要素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数据资源集聚到数据价值释放,从本地创新实践到全国协同发展,杭州“中国数谷”正以开放姿态和创新活力,为智能经济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杭州方案”,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