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天目观察丨人形机器人的未来,藏在临安的“关节”里

  编者按:4月27日,《浙江日报》头版大篇幅报道《“巢”越筑越精,“鸟”越飞越高——临安打造城西科创大走廊先进制造业高地》,引起广泛关注。临安以“产业强区”为锚点,精准承接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与杭州“五大产业生态圈”布局,以科创为笔,在“高端智造”赛道上加速奔跑,书写了一幅制造业升级与未来产业共舞、生态优势与经济动能共振的山区县发展新图景。即日起,天目观察栏目推出“硬核临安·智造未来”系列产业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解析临安产业发展密码,展现临安打造城西科创大走廊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生动实践。

  4月,青山湖科技城LinkPark产业社区“人形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及工程化创新服务平台”(下简称人形机器人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启动仪式现场机器人上下游企业云集,关于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走向和关键技术的讨论声不绝于耳。

  “在未来产业里,人形机器人的体量是最大的,且永远在风口上。”中科非凡的董事长胡斌说。今年以来,自从宇树科技在春晚大秀了一把“赛博扭秧歌”,人形机器人已然走上了互联网的风口浪尖,然而在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最西端的青山湖科技城,围绕人形机器人的一条产业带,已然初具规模——

  这里有集聚“整机担当”优必选和杭叉智能,“肌肉担当”禾川科技和新剑传动,“神经担当”万马专缆,“血液担当”得润宝油脂。产业链主要企业11家,2024年工业总产值超13亿元。

  在长三角地区,风靡互联网的明星企业虽不在临安,但这里的布局却十分清晰,在关键零部件的领域实现突围,以新成立的人形机器人服务平台为引擎,布局全球机器人产业链的关键节点。

  关键部件抢占上游高地

  创新平台撬动产业集聚

  “行星滚柱丝杠有很多种形态,首先创新产品形态就是很大的难点。”新剑传动的总经理单晨拿起一款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这是人形机器人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在这款行星滚柱丝杠的外面装上永磁片、电机,就是人形机器人的电驱动关节,整个人形机器人需要用到14-16个关节,这些关节便是人形机器人的“肌肉”。

  人形机器人包括大脑小脑和肢体,在肢体这个领域,核心的部件就是旋转关节和行星滚柱丝杠两部分。在国内,旋转关节的制造比较成熟,目前龙头以及产业链主要聚集在珠三角地区。行星滚柱丝杠虽然有80年的历史,但大部分都是小批量应用在航天领域,量化生产始终存在技术难题。新剑传动是全球唯一一个具备批量化生产行星滚柱丝杠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

  今年年初,新剑传动年产100万台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产业化项目在青山湖科技城开工。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人形机器人发展赛道上,临安已经先行布局抢占了关键零部件制造的战略高地,形成独有的龙头优势。

  如何将单个企业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人形机器人服务平台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创新中枢”,将开放场景作为核心引擎,带动产业集聚。

  走进8楼的服务平台,原地行走的人形机器人旁,摆放着一排检测仪器。“在这里能够完成行星滚柱丝杠、直线型电驱动关节等一系列零部件的承载能力、寿命刚度等测试。”单晨介绍。目前国内仅有这一个平台有能力完成行星滚柱丝杠的全方面14项检测。这意味着这里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高端品控、在线检测的中心系统,推动行业进入更高标准。

  “现在国家梦天实验舱的关键零部件,就是放在我们这里做检测的。”单晨说。

  除检测外,平台还设立了行星滚柱丝杠技术研发中心、工程化试验中心;直线电驱动关节技术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面向世界人形机器人最前沿的科技,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在高校和企业间形成中转枢纽,为人形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产业解决共性技术缺失和工程化服务加速不足等问题。

  启动仪式上,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沃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五洲新春集团就和人形机器人平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接下来我们还会和一批相关的供应商以及企业建立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系统集成发展。”单晨表示。

  硬核制造树招牌

  绘就仿生产业图谱

  翻开中国人形机器人的产业版图,长三角无疑是全产业链的创新协同高地。上游有核心零部件制造商,中游有机器人的本体制造龙头企业,下游有典型的应用场景。临安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更多聚焦在硬制造领域,形成了创新资源、核心部件、系统集成产品应用的产业链条。

  做人形机器人,临安并非没有基础。在工业物流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业杭叉智能,已经连续五年在叉车式AGV(无人搬运)营收全国第一。“我们会把工业机器人的研发经验应用到人形机器人领域。”杭叉智能科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布局物流领域的人形机器人研发,并建立了新的产线。“可以替代真人更复杂的搬运场景,成品出来后立即会有典型的应用场景,符合目前市场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垂直需求。”

  龙头企业纷纷就自身的制造优势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布局,例如万马股份,是工业机器人线缆领域的国产品牌头部制造商。“我们高度重视线缆在机器人、具身智能等方面的研发,力求将技术引领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优势。”相关负责人表示。

  正如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所说:“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大门已然开启,而青山湖科技城是国内为数不多已经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区域。”

  “老牌”企业在向未来发力,“新锐”企业也在临安安家落户,带来乐观的未来预估。

  去年禾川科技刚刚成立的人形机器人公司,打出了“做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富士康”的口号。“我们更加注重核心动力的一个研发,包括像电器关节、伺服电机、灵巧手、空心杯、力矩电机等产品,致力于打造由核心零部件到组件以及再到整体的一个垂直协作体系。”相关负责人表示。

  “机器手可以自己夹冰块,拿奶茶粉,用搅拌勺搅拌。”胡斌展示的场景,是他团队2019年世界机器人大赛的冠军作品。有了前期的行业积累,中科非凡去年在青山湖科技城成立,研发智能协作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等核心业务。“我们将操作机械臂升级为协作商业级机械臂,通过拟人的外观设计,重点着眼于线下实际的应用场景。”胡斌说。

  2024年,国际机器人组织联盟的总部落户青山湖科技城,来自芬兰、以色列等多个国家的组织领导人共同探讨机器人未来的产学研融合方向,已经建成了国际农业机器人的创新中心和国际机器人产教融合创新中心,临安,正在成为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中的一环,加速领跑未来赛道。

  在行星滚柱丝杠的螺纹间隙里,在伺服电机的扭矩曲线中,临安的未来产业布局已然有了系统的思路——不盲目追求风口,而是扎根本地产业特色,构建“技术突破-生态协同-场景进化”的闭环系统,在绿水青山里剑指未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