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杭州钱塘区《探索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推动技术工人增收创富》项目入选全省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第一批“最佳项目”。钱塘区探索“以技提薪”两年来,全区47.83万名从事制造业等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中,技能人才总量首破15万人,实现平均涨薪5%至10%,核心技术岗位年度涨薪20%至30%。
在厂门口上大学,在家门口学技能,成才新通道让钱塘区“拧螺丝”的产业工人有了盼头。玳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的普通操作工何晓燕,用3年时间完成浙江理工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专升本课程,拿到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晋升为工程师。“公司周围有14所高校,区里与学校定制了50余门免费课程,学费补贴九成。”何晓燕说。
工人深造方便了,高校也很积极。“过去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有错位,现在和企业无缝衔接。”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姚菊明说,当下,学校与钱塘区共建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为中国医药港培养工程师。
不单如此,钱塘区还打通了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两条原本平行的赛道,工人可以自由切换。在泰尔茂医疗产品(杭州)有限公司,38岁的模具维修技师陈业林获评专业工程师,“以前是工匠,现在是工程师,收入涨了两三成。”包括陈业林在内,钱塘区已有近千人获得专业工程师资格。
工人技能提升,企业更有获得感。广汽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近3年新增技师级人才超120人。涂装车间工人自主研制了一套节能监测装置,每年节约水电费近70万元。“过去研发是专业部门的事,现在有更多一线工人参与,一下把研发的‘金字塔基’做大了。”广汽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钱塘区还推出员工成长示范企业指标评价体系,设定关心员工子女、员工成长提升培训等34个评价指标,引导企业把产业工人变成共同成长的“合伙人”,稳定产业工人大军。同时大力培育浓厚的工程师文化,引导全社会尊崇技能人才。常住人口九成为产业工人的临江街道,专门为技能人才打造了社区服务中心、婴幼儿成长驿站等服务体系,把双职工家庭的家长里短管起来。
改革赋能打工人增收创富,服务解除产业工人后顾之忧,“预计到2025年,钱塘区又将新增技能人才2万名。”钱塘区人社局负责人说。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郁建兴认为,钱塘区通过形成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在推动共同富裕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都作出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