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临安@世界:九月的天目山,不见不散

图自临安发布

  金秋九月,巍巍天目,将迎来一场全球瞩目的生态盛会——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此启幕。这座被誉为“大树华盖闻九州”的名山,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的一张金名片,更将成为世界倾听中国自然保护故事的窗口。

  9月11日,在天目山脚下,一场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成果发布会率先登场。它不只是临安交出的一份绿色答卷,更是东道主的分会场向世界发出的一封邀请函。

图自临安发布

  “临安已全面就绪,只待客来!”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背后,是临安数十年如一日的生态坚守。从森林覆盖率20年间由76.5%提升至82.8%,到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高位;从60多项生态荣誉加身,到诞生杭州首个“中国天然氧吧”…… 

  当然,天目山本身的“家底”颇丰,这里被誉为“物种基因库”:森林覆盖率高达97.56%,野生动物种类20年间从4716种增至7173种,高等植物从2160种增至2668种。不久前,科研人员还新发现了鹰雕、巴山榧等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守护,不仅靠自然馈赠,更靠法治与智慧。

  天目铁木,被称为“地球独生子”。为了保护这一极度濒危物种,天目山保护区采取就地保护与野外回归等综合策略,成功繁育3000余株,让希望重新在这片土地生长。法治也为保护赋能。《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的实施,让守护有了更强保障。“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自然保护地共享法庭”等创新机制,真正实现了“一支队伍管保护地”。

图自临安发布

  守护,最终是要让人与自然共同受益。

  “天目山宝”区域公用品牌就是临安的。雷笋、山核桃、天目青顶……这些从北纬30°黄金生态带生长出来的物产,借品牌之力走出大山,“天目山宝”带动农产品销售超10亿元,惠及10万农民。其中,“临安山核桃”品牌价值达49.43亿元,连续8年位居坚果类排行榜全国榜首。 

  而更让人欣喜的,是年轻人的回归。1700多名青年返乡创业,154名农创客带来230个优质项目。他们用电商直播、文创设计、生态民宿,重新定义“靠山吃山”。

  如今,天目山不再只是一座山。它是一个品牌、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推动共富的引擎。“天目村落”“天目宿集”“天目暖锅”……这些文旅IP共同串联起一条绿色产业闭环,2024年上半年就吸引游客769.7万人次,旅游收入64.5亿元。

图自临安发布

  而国际盛会的到来,更进一步激活了区域发展动能。临安以“116”工作机制高标准推进筹备,完成46个环境提升和配套项目,全域展现“陌上花开”新颜。从车辆接驳到志愿者服务,从餐饮安全到医疗应急,每一项安排都体现着专业与温度。

  这场大会,不仅是临安的机会,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窗口。未来,“大天目”的蓝图已经铺展。山上打响品牌引来人流,山下完善配套强化服务。天目未来谷、火山大石谷等重点项目将串联提升,水世界、萌宠乐园、户外运动等新业态持续引入……天目山正朝着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遗产的目标稳步迈进。

  大会终将落幕,但天目山的故事仍在续写。当全球专家汇聚于此、交流互鉴,天目山所代表的,已不仅是一方山水,更是一种理念、一条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共同奔赴的未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