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卡支付?还是扫码支付?这事,在全国两会期间引起关注。
这事很小,小到一秒钟就能完成。
这事又很大,事关高水平对外开放,事关能否为外籍来华人士提供一个进一步完善的支付环境。
小中见大。在全国两会期间,关于优化外籍来华人士支付举措的消息不断:3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记者会上介绍,将不断提升支付服务水平;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
其实,对于中国而言,移动支付,并不是一个问题,是超过80%消费者的选择。去年的杭州亚运会,还开创了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史上首个大规模支持境外钱包的先河,全球游客入境后通过使用支付宝或10个境外钱包中的任意一个,就能像本地人一样扫码消费,让外籍来华友人体验了移动支付的便利。
虽然尝鲜在前,但总体而言,对于外籍来华人员来说,移动支付,仍然不是那么简单。在全国两会期间,无数目光和重点举措都聚焦在优化外籍来华人士支付环境上,体现的是高水平对外开放,步子更快、落点更细了。
在义乌的韩国商人,已经可用支付宝扫码支付买包子和咖啡。受访者供图
支付这件事
完善兼容性,提升便利性
最近受到关注的外籍来华人员移动支付,并不是一个“0到1”的新话题。
早在2018年,首届上海进博会上,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移动支付,让许多外国友人惊呆了。从此开始的进博会上,支付宝与微信就向部分外籍人士推出了移动支付服务。
但时至今日,外籍来华人员移动支付,依然是一个大问题。这种风靡中国的支付方式,为何在外籍来华人员中,还没流行起来?
“支付系统是一种民生设施,在国外还没有大规模出现移动支付的趋势。”长期研究信用卡的自媒体人董峥发现,支付方式不能追求入乡随俗。
几年前,董峥的儿子出国留学前,他给了儿子一张信用卡副卡。最近他发现,自己用的主卡还是新卡一般,但儿子用的副卡,因为使用频繁,已经磨得严重掉色了。
这与绝大多人的观感是一样的:在国外,刷卡支付、现金支付,是两种最主要的支付方式。
国内国外支付方式的不同,源于不同的习俗和文化,产生了本土化的支付工具和区域化的支付品牌。
“支付的兼容性,才是解决外籍来华人员支付难的最大问题。”在董峥看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却很难让每一位外籍来华人员,都花时间和精力,来适应移动支付整套系统。所以,有必要保留支付的兼容性,兼容性可以提升便利性。
支付,的确是外籍来华人士大量社会活动的“最后一公里”。打通前面的九十九公里,支付“最后一公里”问题才能真正得到破解。
正因如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中,明确了各地方政府要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场景,确定重点场所及重点商户名录,推动受理境外银行卡。这一个个举措,将从前端链条,为外籍来华人士创造便利舒心的支付环境。
移动支付成为了经济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受访者供图
“外卡内绑”
为何不是说绑就绑
支付问题,在全国两会上成为关注点,有迹可循。
类似的关注一直不断。今年2月,“老外在中国有钱难花”话题又登上微博热搜。此前的2023年12月,央行副行长张青松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时称,针对外籍来华人员对移动支付存在不适应的情况,已有解决方案,概括来讲就是“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
所谓的小额扫码,就是推出“外卡内绑”等产品,满足境外来华人员的移动支付需求。
但实际上,“外卡内绑”几年前就已面世,仍然无法在来华的外籍人士中成为支付的主流。究其原因,除了使用习惯之外,还因“外卡内绑”,并不是说绑就绑。
看上去,移动支付,一秒就能完成。
实际上,这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我们在国内采用‘四方模式’。”连通(杭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连通公司)公共事务与传播高级总监梅嘉中告诉潮新闻记者,所谓四方,就是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商户和卡组织(清算机构)。
当持卡人使用各种支付工具付款后,并不是发卡机构马上直接将钱汇给了收单机构,而是需要清算机构与发卡机构、收单机构进行清结算。看似支付行为在几秒之内就结束,但整个系统复杂又庞大。
连通公司,是美国运通与杭州企业连连数字,合资成立的一家银行卡清算机构,也是中国境内第一家拿到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的合资公司。在2020年拿到许可证之后,美国运通在国内的原有业务,就需要迁移到连通公司,并与支付宝等支付机构重新签订合作协议及系统对接等。目前,这部分迁移工作仍在有序推进中。
究竟难在哪?梅嘉中列举了几个难点。
比如合规侧,不论是银行卡,还是移动支付工具,每一次绑卡,都需要进行KYC,也就是“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户)”。它是一种合规措施,会要求提供个人信息、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和确认。不过,在“外卡内绑”时,隐私是外籍人士特别关注的问题。但如果合规调查不到位,又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风险,比如盗刷风险、洗钱风险等。
再比如商务侧,每家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的商业模式不一,费率不一,内卡和外卡的费率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刷卡交易涉及到复杂的利润分配,并不能一蹴而就。
“很多人以为支付就一秒钟,其实并不是。大家对‘外卡内绑’难度的认知,与实际情况,是存在脱节的。”业内人士介绍,支付的背后,有大量数据流、业务流需要确认,所以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Yes or no”的问题。另一方面,每一个消费者,对支付的容忍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一笔支付的确认时间过长,那么就极有可能取消支付,移动支付在外籍人士中,就更难流行起来了。
支付宝上能绑外卡直接扫码付,让海外客人来看杭州亚运会更方便了。受访者供图
杭州亚运会为“窗”
加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全球对中国支付环境的关注,及中国对优化支付环境的加码,是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的一次双向奔赴。
从现实而言,外籍来华人士的支付需求面临剧增。
3月7日,全国两会期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王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透露,从3月14日起,中方将进一步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六国试行免签政策。
中国单方面免签,体现出开放包容的态度,展现了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的政策取向。
当中国对越来越多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可以预见的是,更多外籍人士将来到大陆进行经贸、旅游活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在支付环境的优化中进一步互联互通。
移动支付,又将在这当中扮演什么角色?
杭州亚运会,或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
在杭州亚运会期间,有大量外籍友人,体验了移动支付的便利。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的指导下,蚂蚁集团推出“下载支付宝App后绑定境外银行卡”及“直接使用境外电子钱包”2套移动支付方案。
其中,10个境外钱包覆盖了东南亚和东亚超过1.75亿消费者,都可以像杭州本地人一样,使用移动支付坐公交、乘地铁、打车、骑行、订酒店、订机票……许多外国友人体验之后,都感慨移动支付的便利与高效。
虽然许多外籍人士对移动支付感到陌生,但也不得不承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尤其是在中国拍摄短视频的外籍自媒体人,把移动支付、高铁等当成了体验场景,并感叹于这些新发明带来的便利。
目前,央行已指导支付宝、财付通、中国银联等,推出“外卡内绑”“外包内用”等产品,进一步推动移动支付互联互通。“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支付能力和支付工具覆盖面,比如‘外包内用’,可以链接更多的国外电子钱包,外国人来到中国就可以直接使用。”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告诉潮新闻记者。
不止是蚂蚁集团。如连通公司,已与国内六大移动支付头部平台,实现了移动支付端全覆盖;美国运通外卡已经能在微信上绑卡使用。同时,连通公司正就“外卡内绑”与支付宝加紧对接。
“全世界对中国支付环境的关注,其实就是交流的需求在进一步快速增长。”梅嘉中说,民心相通依靠人员交流,支付环境的优化、移动支付的普及,对于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文化交融,以及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都将带来极大推动和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