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一棵树,一座城,当时光把故事刻进树里

  如果没有树,这是一个会被所有城市拒绝的假设。一座“水泥丛林”,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每一棵树,都是城市的守望者。又逢一年一度植树节,我们找到这些故事的树。有一眼千年的风霜雪雨,也有路为树退的保护谦让,更有盆景变风景的城市哲学。

  来,一起听听这些“树语”故事—— 

  社区里的古樟树:

  我今年差不多200岁了,就“住在”上城区闸弄口街道天仙社区里。别人都说我见证着小区的变迁、承载着大家的回忆。

  如今社区正积极打造共富街区,除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托育园等有温度有爱的民生项目,也有党群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队等办事窗口,还有智慧化的数字驾驶舱等平台。

  我想陪着这里的居民一起,向美而行。

  家门口的樱花树:

  在采荷街道静怡社区,有条落英缤纷的小路,我和兄弟姐妹们就这样一直伫立路边。

  这条樱花路都出自社区居民杭肇峰之手。他在自家门口有一个小花园,每天都会定时修剪树枝、浇水施肥。时间久了,杭师傅看着自家门前葱茏的绿意,想到了社区那条光秃秃的小路——自己这么爱绿植,为什么不为社区也增添几分绿意呢?


  高架下的香樟树:

  2000年5月,中河高架向上塘路延伸。挡在了高架桥面前的我们,成了全城热议的焦点:最终,杭州决定要尊重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专门成立“古树迁移小组”。

  虽然只是位移不到200米,但为了让我们和高架能够共同“生长”,杭州花了近400万元。

  一棵长在塔尖的黄连木:

  我不知从何而来,或许是百年前的一只小鸟,将我带到了这梅城古镇的南峰塔顶。百年风雨飘摇过,我的根须已和古塔融为一体。

  省里的专家几经研讨,没有让我和古塔分开。

  他们告诉我,这是为了留住乡愁,也是为了留住这百年的悠悠古韵。

  大运河畔一棵普通的行道树:

  这座城市之于我的温柔,是白墙为我绕了个弯,是仁者爱树的体贴考量……

  最美的风景是不打扰。谢谢每一个为我拍照留念的朋友,我相信,这一刻你们读懂了杭州。

  2000多岁的“大树王”柳杉:

  像我这样的大树,世上确实不多,有人以为我是天下第一,便称我为“大树王”。

  我的家是浙江省十大名山之一天目山,也被称为“浙西百山之祖”。我们之所以能够历久常青,是因为人们的用心保护与管理。从森林禁伐,到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到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的森林植物类型保护区,这些年,我的身边越来越绿。

  320岁的湿地香樟:

  每年端午节,我都和西溪龙舟比赛有个“约会”,我是龙舟比赛的交汇处。到了那天,原本静谧的旅游胜地变身成了热闹非凡的竞技场。

  龙舟且留下,不止是留下西溪的风景,更要留下的是民俗的韵味。

  1400多岁的银杏“爷爷”:

  目前,我是杭州市区现存最古老的银杏树,五云山的一年四季、西湖的沧海桑田、钱塘江的潮起潮落尽收眼底。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我成了杭城“腰围”最大的古树——南北冠幅达22米,至少需要五个人才能完全抱住我。

  (策划 张彧 设计 严东 聂李黛芳 共享联盟·上城闸弄口 胡潇雯 上城采荷 缪颖玥 )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