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连续两年举办人才之夜 深读钱塘这场盛会的变与不变

  1月13日晚,注定是一个属于钱塘区所有人才的夜晚。

  钱塘区创博中心,灯光璀璨,一个名为“新大陆 新人类 新未来”的人才之夜盛大启幕。去年此时,同样地点,钱塘区也曾举办过首届人才之夜。

  连续两年为人才举办专门晚会,正在建设浙江省高能级战略平台的钱塘区心意明显。

  产业是立区之本,人才是发展之基。钱塘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在这两场盛会中展露无遗。该区正如何谋划入手推进产城人的协同建设?又将带来怎样的深层次变化?我们不妨从两年人才之夜现场的变与不变中,去寻找答案。

  多了“临时节目”

  区委书记和人才畅谈心里话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钱塘“人才之夜”,多了一个“临时节目”。

  13日下午4点,创博中心一楼会议室,区委书记金承涛邀请区内14位人才召开座谈会,钱塘区委组织部、区经信科技局、区教育局等与人才相关重点部门悉数到场。

  座谈会的大部分时间,留给人才提关于在钱塘工作生活的意见建议。

  “人才公寓的品质还不够高,很多高端人才不愿住”“购房政策还要有突破,留住更多产业人才”“希望多建几所学校,方便员工子女读书”……对于人才提出的一个个问题,金承涛和部门负责人不停记录着。

  人才聚焦的关键词,归根为两个字——环境。纵观钱塘的发展历程,短短几十年间,从茫茫滩涂到农业垦区、工业园区再到城市新区。时至今日,如何破题区块环境不均衡,是钱塘引留“凤凰”破题的关键。

  让更多人才有施展才华的舞台,需要高品质人文生活环境。同样是新区,“邻居”浦东新区,是钱塘值得借鉴的他山之石。

  围绕由“园区”向“城区”转变,在人才最为集聚的张江科学城,不久前,上海首个只租不售的租赁式住宅——张江纳仕国际社区正式启动,同步引进餐饮、文创书店、购物商业、休闲咖啡等业态,同时结合科创园区的特点,把孵化器引入社区,帮助人才居住在社区、创业在社区。

  座谈会现场,记者还注意到另一个小细节,14日正值钱塘区委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大会报告提前送到每位人才的手上,需等待他们发表完意见后方定稿,报告里不少“干货”回应了人才的期待:加强教育、医疗、安居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落实差异化购房政策,推广产业园区、高校嵌入式幼儿园模式……

  就在去年9月,钱塘为了提升城市功能,上线第九大产业平台——产城融合核心区管理办公室,助推产业高端化、要素高能化、城市品质化、人文特色化和场景低碳化。在城市品质化上,钱塘计划到202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500亿以上,并新增7所学校。

  正所人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环境的竞争。钱塘正在用积极优化环境,不断让投身在钱塘创新事业的人才舒心、安心。

  多了一项破题

  探索改变产业人才评价体系

  如果说座谈会“风暴”的内容,是针对硬环境,那么人才之夜上的重头戏,瞄准的是“软实力”。

  前一年的人才之夜,上线“钱塘人才e点通”,为人才提供政策推送、服务办理、专享福利等“人才一件事”全闭环服务;今年的人才之夜,出台“人才新政25条”,这是对钱塘已有人才政策的迭代升级,更是对产业人才评价体系的破题。

  以生物医药为例,在钱塘,汇聚从业人员3.5万余名,并以每年10%速度增长,但当前人才评价目录中,各类人才评定多以荣誉、学历等为条件,人才评价与产业需求没有形成精准对接,比如,具有博士学位可评为人才,但对于产业发展的贡献,并未得到充分检验。此外,企业重视的经营管理人才,由于学历、论文等受限,大多无法被评为“人才”。

  人才评价是识别人才的前置工作。不久前,《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强调人才工作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决定了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纵观全国多地,也正在积极探索:在湖北,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承接职称评审权;在安徽,探索把贡献率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而在钱塘,赋予企业一定的自主人才评价权利,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产业人才评价体系,从学历学位、从业经历、薪酬待遇、任职岗位、创新成就或企业效益、荣誉、紧缺程度等七个方面加权赋分评价。

  让人才评价“话语权”回归市场,钱塘坚持围绕“用”的导向,真实体现人才的价值,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不变的走红毯

  折射一座城市对人才的包容

  亲历两年的钱塘“人才之夜”,不变的是走红毯的环节,不变的是走红毯的对象:不仅有创新型企业的CEO,也有工厂一线的技术能手,更有扎根教育事业的普通教师。

  这体现了一座城市对于人才的包容。当下,浙江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杭州正在全面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深化人才生态最优城市建设。

  面对重要历史机遇,纵观钱塘这块创新创业的热土,虽然已重点引进了像中科院医学所、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等重量级科研机构,但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还面临着高能级科研机构、高层次顶尖人才数量不够多、科创资源与产业发展融合度不够高等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要实现真正的产才融合,钱塘仍需建立一个人才支撑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体系,这不仅要引入更多引领科技变革创新的顶尖人才和杰出人才,还需大量支撑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和知识型工匠,更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服务人才和社会事业人才。

  在新出炉的《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报告中,深圳名列第二,去年新引进人才22.91万名,越来越多的95后纷至沓来,背后折射出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最高礼遇:打造全国首个人才主题公园、将每年11月1日的人才日……如今,深圳打出“深爱人才,圳等您来”IP,让人才“名利双收”,让人才“心有所归”。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当下,钱塘也立下“我们都是钱塘人”Flag,努力让钱塘成为人才的向往之地、安居乐业之地,让爱才、惜才、重才、敬才在钱塘大地蔚然成风,钱塘区委书记金承涛如是说,“人才正处于最好的时代,钱塘比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

  晚会尾声,台上,五湖四海的人才合唱起《夜空中最亮的星》;台下,钱塘区各级领导干部挥动着双手。

  今天,钱塘用真情为人才点亮两个夜晚;明天,人才用成就为钱塘照亮美好未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