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榜样力量·杭州温度丨孔胜东:为人民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编者按: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自2005年以来,杭州先后评选出160余名“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和130位“最美杭州人”。无数个平凡又不凡的身影,成为美好杭州最生动的注解。即日起,浙报杭州分社联合杭州市文明办推出《榜样力量·杭州温度》,剖析榜样的心路历程,听听他们对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理解,汲取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在杭州,你总是会有这样的偶遇。

  “欢迎乘坐28路公交车,请乘客戴好口罩,捂好口鼻,扫健康码。”一听到这个亲切的声音,很多人都会微微一笑:“今朝又坐上孔师傅的车了。”

  方向盘边,孔师傅拿着对讲机,一身蓝色制服,开车稳当。电子报站提示后,总会跟上几句贴心的人工提醒,亲切得就像在拉家常。

  当然,也有不是偶遇的时候——每周六晚7点,在中山北路和百井坊巷交叉口,总能望见身穿志愿者红马甲的孔师傅。不论热浪滚滚还是寒风袭人,他都蹲在地上,专注地修着眼前排成长队的自行车,直到星光满夜才踏上回家路。

  他是孔胜东,首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和“最美杭州人”。

  24年公交司机生涯,创下安全行车近70万公里纪录,被乘客们亲切地称为“放心车”;35年志愿者岁月,免费修好了近4万辆自行车,成为这座城市一个温暖的标签。

1.jpeg

  24年如一日“以车为家”

  他说:乘客和服务是第一位

  初冬乍寒,我们从市体育馆站出发,坐上了孔胜东的车。

  一路上,耳畔时常回响着他的提醒:“下一站,武林广场南。杭州大厦、银泰大厦、浙江展览馆、延安路、市区中心到了,下车时包、箱子都不要忘记。”

  这样繁琐的提醒,一圈下来,他至少要说16遍,还不包括上车时的叮嘱。当乘客都担心他会口干舌燥时,孔胜东淡然一笑:“这么多年都习惯了。”

  公交是城市的“窗口”,服务态度好坏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身处这一岗位,他将爱岗敬业、为民服务的模范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自打当公交车司机以来,孔胜东的一天常常从清晨6点开始。到达华丰公交停车场后,他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爱车”打扫卫生。

  “一辆公交车就是一个大家庭,坚持里外清洗,就是把公交车当成家一样,让大家上车就有一份好心情。”孔胜东说。

  整洁之余,孔胜东还习惯默默添上一分温馨。车厢里,目之所及都是鲜花、彩旗,还有寓意生肖的小牛挂件。有乘客问路,孔胜东递上自己设计制作的沿线导游图和车辆转乘示意图;有人晕车了,他又像百宝箱似地“变”出晕车药……

2.jpeg

  这趟从杭州火车东站出发的公交车,总会遇见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让游客花最少的钱走最近的路,这是我的服务宗旨。”因此,在公交车自动报站后,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再加几句人工提醒,告诉大家附近的地标、转乘点等。

  这些温馨的小细节,孔胜东24年如一日坚持着。别人问:“有必要吗?”他总会认真地说:“别看我们只是驾驶员,一举一动群众都看着呢!”在他眼中,乘客就是他的家人,“乘客是第一位的,服务是第一位的。”

  2005年获得首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后,孔胜东并没有因此自满。他主动提出在每天4圈8小时之外加跑一圈,在一线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在路上,不管通畅还是拥堵,他从来不开冒险车、霸王车,始终将乘客的安危放在首位。

  做了28年司乘工作,孔胜东有23顿年夜饭都是在28路公交岗位上吃的,4年的年夜饭是在志愿者服务结束后才吃的。有人问:“累吗?”孔胜东点点头,很快恢复了笑容:“每当我们的乘客安安全全到达目的地,说一声师傅谢谢你,我作为一名公交司机,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在城市“窗口”工作,直面八方来客,偶尔也会有不一样的声音。“我在服务中听到很多‘孔师傅噶背地’(方言,意为一根筋)、‘噶62’(方言,意为傻瓜)等话语。”但他认为,做好老百姓的服务工作,一定要“背地”,“我愿意一辈子做老百姓的‘62’,这是值得的。”

3.jpeg

  35年坚持“两个一”

  他说: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

  除了打定主意“开一辈子公交车”,有件事孔胜东也想做一辈子。

  12月18日,周六。疫情笼罩的杭城,街上人流少了很多。“孔师傅还会出摊吗?”当晚7时,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推着自行车来到中山北路和百井坊巷路口。不出所料的是,眼前,一位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已经在忙碌。

  对于孔胜东来说,这早已是家常便饭、稀松平常。35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他在这里支起义务修车铺,当起了志愿者。从单身小伙到成家,再到有孩子,属于孔胜东的个人时间逐渐减少,但每周六晚,他一定属于这里。

  几乎全年无休的他,往往在周六下班后囫囵吞几口饭,就朝着修车铺匆匆赶来。看见几张新老面孔推着待修的自行车,他拿出那条写着“孔胜东共产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红色横幅挂起来,将工具依次排开,俯下身就开始干活。

  35年间,孔胜东坚持“两个一”:不收一分钱修理费;一次都不缺席。“没人监督我,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群众时时都在监督我。”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领导通知朋友劝告他,50多岁的人了,疫情很危险,避避风头,不要出摊了。

  电话里,孔胜东依然没有点头。“作为一名党员,宁愿倒在自己的岗位上或者志愿者岗位上,也不能失信于群众,所以我还是坚持去学雷锋做志愿者。”

  从23岁的年轻小伙,到如今发际模糊的中年人,住在这一带的居民早就认识了这位孔师傅;而他的一腔热血,也不断感染激励着“后浪们”。志愿者服务队里,陆续来了200多位年轻人,跟着他免费修车、进社区做公益服务。

  “这么些年,有不少人怀疑我能否坚持。有的说,我可能是为了入党才这样做;有的说,我获得荣誉了,以后肯定不来了……”

  说到这里,孔胜东挺直身板:“我认为做好事应该不留名,不能为名而做。如果为荣誉而做,我可以说我也坚持不了35年。”

  事实上,在旁人看不见的地方,这位资深志愿者一直在精益求精。在孔胜东看来,每一回修车都像是一次“考试”,“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志愿者,只有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技术实践,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一流的服务。”

  两种身份,践行一份诺言

  他说:荣誉不是停步的理由

  在孔胜东家里,最不缺的就是奖杯和奖状。

  但在他看来,收获到的荣誉是惊喜是肯定,但不是停步的理由——

  获得首届杭州市“道德模范”、首届“最美杭州人”后,孔胜东没有停下“见贤思齐”的脚步。他说,每位道德模范都是他学习的榜样。

  “这么多年来,我看了很多‘道德模范’‘最美杭州人’,每届都深深打动我,对我来说也是心灵的洗礼和学习的机会。”在孔胜东看来,杭州是一座暖城,30多年来,志愿者数量增长至200多万人,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道德模范覆盖了各行各业,斑马线、火车站、西湖边,都有我们志愿者的声音。我作为一名志愿者,非常快乐幸福。”

  两种身份,践行一份诺言。有一句话,孔胜东常常挂在嘴边:“公交车有起点和终点,但是为人民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或许有一天,他将会离开熟悉的驾驶室和方向盘;但在他人生的B面,是一趟没有终点的暖心之“车”。“只要我干得动,我一直会坚持干下去。”

相关稿件
· 杭州诞生10位道德模范 首位外籍平民英雄事迹感人
· 第八届上城道德模范出炉 “蒲公英效应”触动人心
· 冬夜因他们而温暖!2019最美杭州人、道德模范名单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