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7月8日讯(记者 王逸群 通讯员 郑娇 共享联盟临安站 江萍 叶泰瑜)“近日,我们发布了‘天目水果笋’碳标签。结合数字公证技术,生成数字化证书,我们可以通过扫码的方式查看相关信息,对‘天目水果笋’的低碳环保经营实施全程溯源,进行碳足迹分析评估……”
7月7日,杭州市临安区举行智慧“天目”数字化改革推进情况二季度新闻通报会。会上,太湖源镇相关负责人对刚刚上线的“天目水果笋”碳标签项目情况进行了介绍。
就在三个月前,临安区召开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发布《智慧“天目”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围绕“智慧天目”总品牌,推出具有特色的数字化改革“三张清单”,全方位大力度推进“数智化”变革。
三个月来,临安数字化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梳理出37个对标全省跑道的重大多跨场景。会上,临安通报全区数字化改革整体工作、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天目水果笋”碳标签、“护廉天目”“平安天目”、天目协同执法、地质灾害精细化管理、浙优干果、临医在家、“新临居”数智平台、数智领航平台等11个项目情况。
据悉,临安基于实际,从“大场景、小切口”出发,推出一批新的触手可及、惠及民生的智慧项目。这些项目覆盖民生、产业、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已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民生方面,如“临医在家”项目以“互联网+”健康服务为支撑,设置“居家(失能失智)、养老机构和照料中心老人可视化看病,签约居民云上看病配药,慢病和出院病人的医共体智能随访”三个场景,着力解决农村慢病患者看病配药不方便、高龄老人特别是失能失智老人“看病难、配药难”等问题。
目前,该应用已为200位签约居民和慢病患者提供线上签约、线上复诊、线上结算、线上配药服务。
产业发展方面,“浙优干果”产业大脑解决了林农的“种植难、销售难、风险大、服务散”,以及政府的“治理难、决策难、监管难、统计难”问题。
据统计,临安山核桃主导全产业链产值约50亿元,是临安山区林农的主要收入来源。临安区联合省农业农村厅、杭州市、区、镇、村五级,打通市场监管、电商平台等15个部门单位的数据,已形成数字化基地、数字化加工、数字化营销等场景。
今年4月,山核桃产业大脑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采集了800多万条全产业链数据,覆盖33家种植大户、262家合作社、250家加工厂、80家协会企业和763家干果销售企业电商数据,让山核桃实现生态化治理、病虫害AI识别,将农业资产数字化。
同样通过数字化改革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还有青山湖科技城的临安区数智领航平台。
该系统整合数据和资讯,打造内外视野、运行监测、产业雷达、智能月报四大模块,找到地区竞争力提升的后续发力点,实现行业和企业的动态精准溯源,描绘地区产业地图、产业现状图谱、产业远景图谱,帮助科技城找到未来产业迭代和转型的发力点。
与此同时,系统还建设产业导航、企业驾驶舱、人才E家、创新苗圃等一系列特色应用,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
社会治理方面,临安正深入推进“护廉”天目智慧监督平台、“平安天目”“天目协同执法”、地质灾害精细化管理项目、“新临居”数智平台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