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浙报庆祝建党百年100版特刊丨书写“大杭州 高质量 共富裕”新篇章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浙江日报》出版百版特刊,为建党百年献礼。百年奋进、百年印记、百年潮涌、百年追梦、百年畅想……特刊用多个篇章,全方位展现浙江大地百年来的波澜壮阔。今天,《浙江日报》刊发《书写“大杭州 高质量 共富裕”新篇章》。

  【奋进地标】

  过去一百年,在这座城市诞生了全省第一个党组织、全国第一个居委会、全国第一个民营企业党委、全省第一个现代化钢铁厂等诸多引领时代潮流的新生事物。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进入新发展阶段,杭州接续使命、砥砺奋进,率先探索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率先形成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大笔书写“大杭州、高质量、共富裕”的发展新篇,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城市范例。

俯瞰杭州钱塘江两岸 记者 姚颖康 摄

  优化空间格局

  迈向大杭州时代

  临近7月,杭州钱塘江新建大桥抓紧施工。

  作为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区段改建工程的关键性工程,钱塘江新建大桥建成通车后,将串联起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钱江世纪城、钱江新城、东站枢纽、城西以及铁路西站枢纽(规划),成为杭州市区重要的综合交通走廊。

  一座桥,连接的是大杭州的东西南北,其实也是过去和未来。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提出了大都市发展战略和大杭州建设格局。

  今日之杭州,推进拥江发展,拉开城市框架,跃升成为城区面积超过8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接近1200万、经济总量超过1.6万亿元的特大城市,在2020全球城市指数中排名23位。

  可以说,从“三面云山一面城”到“一江春水穿城过”,是杭州主动适应发展变化,遵循特大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迈向大杭州时代的必然结果。

  这是格局之大。从2010年到2020年,杭州人口增长300多万。对于积蓄已久的人口和发展张力,杭州积极寻求破解之道,并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一核九星、双网融合、三江绿楔”的空间格局,把杭州1.68万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谋划,优化人口和生产力布局。

  这是胸怀之大。不断转变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市域大统筹。今年3月新一轮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杭州一改此前“大的过大、小的过小”等问题,加快空间格局由市区向市域、发展模式由单兵作战向一体发展转变,把各地资源优势转化为整体发展胜势。

  这更是气魄之大。杭州不应当仅仅是浙江的杭州、中国的杭州。近年来,杭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动作频频:承办G20峰会、举办世界游泳锦标赛、筹备亚运会……杭州努力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奋力跃向世界城市版图中的重要一极。

  双轮驱动发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对于这样的目标,杭州是有底气的。

  这从一条路中就能感知一二。在位于萧山的杭州湾信息港一条3公里的道路上,由新奇点研发的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正在这里测试。“依托‘新基建’,发展新经济,小镇内很多企业正加速布局5G+产业,开拓数字经济与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信息港管委会负责人说。

  数字经济、新制造业这一对“双引擎”,恰是杭州发展的动力所在。2020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4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高于GDP增速9.4个百分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两年领跑全省,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等多项分指标位居全省第一。

  高水平的共同富裕,必须建立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

  锚定这一目标,杭州全力构建符合特大城市经济形态的动力系统,打造全球数字变革策源地。从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到“十四五”期间全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构建重大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杭州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变革催生新的发展动能。

  经济形态悄然发生变化。日前发布的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显示,2020年杭州市总指数高居全省第一。第一背后,展现的是杭州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协同发力。数据显示,2020年,杭州三次产业结构为2.0∶29.9∶68.1,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

  数字化改革是推动现代化先行的关键路径,也是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的重要举措。杭州以“城市大脑”“产业大脑”对应承接省委确定的5个综合应用,聚力推进“亲清在线”迭代升级和行政服务中心“去中心化”改革,坚定迈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数字治理第一城和全球数字变革策源地。

  先行先试探路

  锚定共富裕跑道

  10年弹指一挥间,却足以蹚出一条条共富之路。

  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地块的葛巷之变即是一个例证。2011年,葛巷集体经济收入是118万元,近年来,葛巷社区抓住建设创新策源地发展机遇,通过投资土地、厂房、商业写字楼等项目,集体经济连续翻番。“今年预计社区集体收入能突破5000万元。”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骆国华说。

  从乡村到城市,小小葛巷成为杭州推动区域共富、城乡共富和群体共富的生动截面。近年来,杭州锚定共富裕跑道,做强做优物质基础、推动重塑体制机制,探索破解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杭州开创厚植优势、补齐短板的发展新局,推进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所居、劳有厚得、弱有众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取得长足进步,物质富裕达到新的高度。2020年,杭州人均GDP达到134856元。今年一季度,杭州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1.70∶1缩小至1.66∶1。

  另一方面,杭州构建市域统筹、单元落实的体制机制,把“着眼全市域”作为鲜明导向,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高水平打造未来社区、未来乡村、未来工厂等系列未来场景。如未来社区创建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全省首个全域未来社区也坐落于杭州。

  共同富裕不是物质富裕、精神贫瘠,而是高度协调的全面富裕。这些年来,杭州坚持“富口袋”和“富脑袋”并重,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杭州是全国唯一的幸福示范标杆城市,并连续14年蝉联“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宜居宜业宜游的人间天堂,已经成为杭州鲜明的城市印记。

  推动协作地区共富,杭州还主动扛起省会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的责任担当。丽水在余杭建起了数字经济大厦,龙泉在萧山建起了“科创消薄”飞地项目……

  杭州正在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做强做大都市区、都市圈,唱好杭甬“双城记”,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规划建设全省性科创和产业飞地,分类精准开展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为全省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城市名片】

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被称为“大莲花”  通讯员 孙健 摄

  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

  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位于杭州钱塘江南岸、钱江三桥以东。因其形态犹如一朵盛开的睡莲,被许多人称为“大莲花”。

  据介绍,该造型取意于杭州丝绸纹理与纺织体系,造型动感飘逸,由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组成。虽然看起来轻盈灵动,却是一朵“钢莲花”,总用钢量达2.8万吨。8万人座席的场馆规模,也让“大莲花”成为全国仅有的3个可容纳8万人的体育场之一。

  作为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主场馆,这里届时将举行开闭幕式,同时还将承担亚运会的田径赛事项目。未来,杭州奥体中心不仅可以承办洲际性、全国性的大型体育赛事,还将成为集文化、商贸、旅游、居住、演艺、美食、休闲、度假、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之江实验室夜景 杭州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之江实验室

  坐落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地带的之江实验室,是创新浙江的一个符号。

  实验室成立于2017年9月6日,定位为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目标,之江实验室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导举办,实行“一体两核多点”的运行架构,主攻智能感知、人工智能、智能网络、智能计算和智能系统五大科研方向,重点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核心系统研发,建设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研平台,抢占支撑未来智慧社会发展的智能计算战略高点。

  2020年7月,之江实验室获批牵头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浙江省实验室,致力于形成智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的核心高地。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的钟家港河道 通讯员 盛淑彦 摄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境内。根据考古发现,良渚古城是一个具有宫殿区、内城、外城三重结构和外围水利系统的庞大都邑。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有力实证。

  申遗成功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部分对外开放。该公园是良渚古城遗址厚重历史文化最典型、最为直接的物质载体,规划总面积为14.33平方公里。目前已开放的为城址区,展示面积3.66平方公里,设置有城门与城墙、河道与作坊、莫角山宫殿、反山王陵等遗址展示区。

  作为中国大型土遗址的代表,通过环境修复、绿植标识、雕塑小品、数字展示等手段,良渚古城遗址既保存了水丰草美的自然环境,又破解了土遗址内涵展示的世界性难题,拉进了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距离。

  【殷殷嘱托】

  25村抱团谋共富 “大下姜”有个乡村振兴联合体

  千年运河焕新生 精心打造景观河生态河人文河

  民呼我为 用心用情 杭州翠苑一区服务群众重实效

  拥江发展城市更精彩 杭州钱江新城打造创业创新热土

  从“黑金刚”到“绿富美” 杭钢建设数字经济特色小镇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