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人口又增13万 垃圾继续减量近7% 余杭靠啥方法?

余杭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图为公湖公园 王珏 摄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2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唐骏垚 通讯员 费彪 熊锐)12月24日,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用法治手段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条例》将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浙江历来重视生活垃圾处置工作。在《条例》审议通过前,全省各地早已开始实施垃圾分类,为这一“新时尚”贡献各自的探索与经验。

  杭州市余杭区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区。2019年,在实际人口增加逾20万人的情况下,该区生活垃圾进场量从2018年的92.39万吨减至85.27万吨,同比减量7.7%,相当于每天送去焚烧填埋的生活垃圾少了195吨。

  因此,“垃圾革命”的余杭解决方案在今年年初被评定为“全省改革创新实践最佳案例”,余杭区获评“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单位”。

  今年,余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并未松懈。数据显示,2020年前11月,在实际人口增加13万人的前提下,生活垃圾进场量比2019年同期再减量6.88%。

  “能取得这一成绩,关键在于我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完善垃圾分类治理全链条。”余杭区城管局副局长盛忠明介绍,在实现生活垃圾进场量持续减量的同时,该区今年更聚焦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提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等,将垃圾分类工作更往前推进一步。

学生志愿者上门宣传垃圾分类

  加强基础配套 坚持不懈完善治理闭环

  588个城市小区全部纳入评价平台

  在盛忠明看来,今年余杭生活垃圾进场量持续减量,关键还在于坚持不懈推进垃圾分类治理全链条,并不断完善,形成治理闭环。

  今年,余杭持续完善这一治理全链条,在前端投放、中端收运和末端处置等方面,不断加强基础配套。以前端投放为例,该区按照“可源头追溯、有巡检督导、重习惯养成”的原则,以易腐垃圾分类为重点,推行“溯源巡检+定时定点”模式。

  该区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评价平台,把588个城市小区全部纳入进来。

  余杭区城管局工作人员介绍,各小区都有巡查志愿者或物业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对居民的易腐垃圾进行现场督导、扫码巡检、短信提醒;巡检人员会实时把每家每户的分类情况上传到系统,他们点击鼠标就能看到各小区的分类情况。

  “这一平台去年就在做了,今年实现了全覆盖。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实现对镇街、社区、小区、每户的精准管理。比如,某户或某小区,易腐垃圾准确率突然下降了,社区和街道工作人员就可以上门了解情况。”盛忠明说,今年12月份以来,日均巡检量达到5万人次。

垃圾分类音乐线

  在中端收运方面,全面推进辖区内生活垃圾清运车辆车载称重和GPS系统安装,实现到小区、到单位的每日精准计量,通过平台辅助分析,精准指导小区提升分类质量;对沿街商户、食堂和餐饮店、农贸市场和水果店,建立清运专线。

  在末端处置方面,布点“一镇多点”建设规划,推进“以设备化为主、黑水虻养殖和阳光房堆肥为辅”的易腐垃圾处置点建设。目前,该区易腐垃圾就地处置能力达559吨/日。

  日常监督、有奖有罚、精准治理,让越来越多的余杭老百姓和商家养成了垃圾分类习惯,也才有了生活垃圾进场量的持续减量。

志愿者指导居民垃圾分类

  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在源头减量上全面“出击”

  生活垃圾进场量,指的是运进填埋场和焚烧厂的其他垃圾数量。

  从目前来看,余杭生活垃圾进场量的持续减量,主要得益于市民通过分类将易腐垃圾、可回收物等与其他垃圾分开,减少了其他垃圾的数量。

  不过,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该区生活垃圾总量仍是正增长的。

  当生活垃圾总量随着人口增长而增加,分类准确率趋于极限时,如何减少生活垃圾进场量,这是余杭不得不提前思考的问题。

  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最关键的是要源头减量,减少垃圾的产生,将生活垃圾总量减下去。”盛忠明介绍,该区一直提倡企业和市民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

  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垃圾分类源头减量,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今年6月召开的浙江省生活垃圾治理攻坚大会,提出要突出源头减量,做到源头环节集约减量。今年,余杭在源头减量上全面“出击”:

  全面推进“光盘行动”,减少食物浪费;开展一次性消费用品和限塑整治行动,在辖区内农贸市场全面禁止超薄、三无塑料袋进场;推进快递包装物减量行动,推广应用循环中转袋、循环快递箱;开展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对辖区内食品等企业开展随机抽查……

径山镇前溪村再生资源回收站

  发挥市场主体力量 构建回收体系

  全域推广垃圾资源化利用

  余杭生活垃圾进场量的持续减量,不仅是市民更好地将易腐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还得益于可回收物、大件垃圾、有害垃圾等与其他垃圾分开。

  2013年7月,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民情时说到:“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把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是一门艺术。”

  可资源化利用的可回收物就是其中一种能“变废为宝”的垃圾。

  余杭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尤其是在创新领域,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在余杭人看来,他们有能力也有责任,探索出一条县域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之路。

虎哥上门回收

  市场主体发达的余杭,在2018年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在城市社区引入虎哥回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力量,构建资源回收体系——

  “虎哥”上门回收居民分类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居民获得相应“环保金”,可在相关便利店兑换商品。垃圾“变废为宝”,让余杭市民养成了初步分类的习惯。而在回收之后,“虎哥回收”进行二次精分和回收利用,确保资源化处置率达到95%以上。

  今年,虎哥回收覆盖的范围更广了。目前,该区建立虎哥回收站点226个,覆盖居民住宅40.2万余户;也从余杭走向全省,在安吉、衢州构建起资源回收体系。更多的市场主体正参与到余杭垃圾分类中来,如联运知慧智能回收已覆盖60余个小区。

  垃圾资源化利用正在余杭全域推广。在农村居住区,该区创新“国企参与+环卫保洁”工作模式,以建制村为单位,建立大件垃圾、可回收物暂存场地,定时回收、集中暂存、统一收运,目前已实现全区建制村全覆盖。

  对沿街商户可回收物、有害垃圾,该区联合区内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根据各镇街和各类商户实际情况,采取预约上门、定点回收、自行交投等多种方式进行回收。

相关稿件
· 铜铃一响垃圾“上车” 上城为河坊街小区定制“垃圾方案”
· 钱江新城来了垃圾分类机器人 自主巡逻还会分类
· Up杭州·联连建德丨建德细心人 垃圾里发现34万元存单完璧归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