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2月2日讯(记者 王逸群 通讯员 赵寄言)离开前,今年80多岁的沈艳红转了又转,依依不舍离开了重机宿舍。这是她住了60年的家。
11月30日,杭州下城区重机宿舍区块搬迁改造指挥部里,随着最后一户居民在搬迁协议上签下名字,重机宿舍的签约工作也正式完成。这意味着,沈艳红终于要和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的房子说再见了。
杭州重机厂始建于1958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员工人数一度达到了5000人左右,是杭州最重要的工业企业之一。
作为重机厂员工的宿舍楼,最老的一、二幢可以追朔到1958年,这里凝聚了上个世纪一代人的记忆。
而今,昔日重机厂早已变成新天地中央活力区,重机宿舍穿越时间见证了这片热土的蝶变,自身却不知不觉间成了老旧小区的代名词。
尽管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居民们翘首以盼的“新居梦”,也在这一刻圆梦启航。
今年10月中旬,重机宿舍区块搬迁改造项目启动,按照“一次搬迁、分步实施、解危先行”的总体部署,先行对小区中居住条件相对较差的1、2、8、9四幢房屋先行实施搬迁。仅用10天时间,156户居民就完成了签约。截至11月30日,腾房率超过70%,提前30天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在重机宿舍的最后一段时光,也让沈艳红倍感温暖。过渡期去哪里安置?未来的生活环境是否陌生?这些问题让独居的她心里没了底。
前期,社区助老员和社工一边上门疏导,抚平焦虑情绪,同时找来老人的家人,共同商讨老人后续的安置问题,最终确定表外孙女照料沈奶奶的晚年生活。
为了充分保障居民业主的生活质量,实现平稳和谐过渡,重机宿舍的搬迁实施方案中提供了多个现房安置选择。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搬迁中有125户居民业主选择了“调产安置”,即住宅房屋产权调换的一种补偿方式。
今年50多岁的姚和平全家共五口人。夫妻俩带着父母和已经上大学的儿子,一直挤在重机宿舍50平方米的房子里,已经几十年了。
三代同堂虽然有亲人陪伴的幸福,但居住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姚和平的房子面积小,且是老式的走破户型。夫妻俩和儿子住在走道一侧的卧室,父母则住在走道另一侧的厨房间,平日生活十分不便。
根据搬迁补偿政策,一家人可以通过产权置换,选择附近大约90方的三室房子。姚和平说:“以后老人一间、我们一间、儿子一间,终于可以都有自己的房间了,而且还是电梯房,实在太好了!”
“不管怎么说,未来都是值得期待的,不是吗?”想到未来的生活,姚和平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