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次,一次一个月,“双11”的战鼓已经敲响,各位“尾款人”准备好了吗?
首先要明确的是,“双11”的号召力有多大?
2009年,首个“双11”销售额5000万元。
2019年,淘宝的第11个“双11”,这个数字变成了2684亿元。
一起疯狂增长的,还有快递包裹。
2010年,“双11”快递包裹数量为1000万件。2019年,这个数字变成了5.35亿件。
不过有个数字,却快速下降了。
2014年,天猫双11第一单15分钟送达。
2018年,这个时间缩短到8分钟
今年必须更短,因为很多商品提前预售,近九成订单都可以当日或次日送达。
所以,有没有感觉最近“双11”的包裹越来越快?
支撑这条神奇的物流曲线的,就是他们——
熬夜写代码的程序员、24小时无休的网红主播、马不停蹄出单的商家,当然,还有永远在路上的快递小哥。
当然,还有一大重要力量,你绝不可忽视!
近年来,浙江大力推进智慧物流体系建设。
不久前,省发改委还发布了《浙江省数字赋能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
《行动计划》明确,浙江要力争成为全国数字赋能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示范先行区。
所以现在,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大量预售商品提前下沉,这些订单近九成都可以当日或次日送达;
仓库内!没有人!超千台智能分拣机器人联手发货井然有序;
运大件!无人车!大件物流的人工成本大大降低;
AI客服!24小时伺候!售后服务不打烊;
在收货的最后100米,智能快递柜,轻轻一扫,包裹到手……
“双11”只是狂欢的节点,作为电商头雁,杭州在意的是如何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窗口”。
清空购物车,装满运货车,对于快递物流的未来,杭州有话说——
推进快递“进村”“进厂”“出海”,
力争到2035年底,实现城乡快递服务均等化;
国际快递骨干企业要基本形成“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物流圈。
“浙样”的速度,你get了吗?
· | “双11”前夜 一家餐饮店三天给阿里人备几吨生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