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5月16日讯(浙江在线特派西藏那曲记者 张亮 季叶海 毛传来 张彧 周旭辉)“1001片、1002片、1003片……”25岁的索拉旺堆站在打片机前认真地重复着1-3000的数字循环,时不时拿起尺子,拣出一片口罩左右测量一下,“到3000片就得换一个筐,这批口罩是要出口的,我们一定要格外仔细。”
索拉旺堆是西藏那曲市色尼区“精康”口罩厂的员工。当我们走进这个海拔最高的口罩厂时,索拉旺堆和他的33位同事,正在争分夺秒地生产着口罩。就在几天前,那曲市政府向这个诞生仅仅一个半月的口罩厂下了七万只口罩的新单,其中的一部分将捐献给尼泊尔。
这个口罩厂很特殊——从合作意向达成到顺利投产仅仅花了15天时间,同时,这又是一个打满了“浙江印记”的援藏项目,从原料到生产线,都是由第九批浙江援藏干部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一手促成的。
目前共投入资金400万元,从投产至今,“精康”已经陆续产出了80万只口罩,高原上的“奇迹”未完待续。
15天“从无到有”
“浙江速度”建起海拔最高的口罩厂
缺氧气、缺信息、缺技术、缺材料,要在那曲拉起一条口罩生产线,一开始在几乎所有人看来,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浙江省第九批杭州援藏工作组组长、色尼区委常务副书记潘渭很想试一试:“这不是信口开河,疫情初起时我们就注意到当地群众对口罩的需求,在全国口罩都很短缺的情况下,与其送口罩,不如送一条口罩生产线。杭州有技术、有原料、有管理经验,那曲有场地、有人力、有市场,双方有很好的合作基础。”
下定了“先行先试”的决心, “浙江速度”开始全速推进——
3月15日,杭州援藏工作组向色尼区政府提出了建设口罩生产线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杭州援藏干部迅速和杭州市桐庐县的相关企业取得了联系,三方当晚就展开了视频会议,敲定合作方案。“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从杭州引进口罩生产线,可以一次性解决设备、技术、原料的问题。”
3月16日敲定生产线价格;3月17日厂址选定,注册完成;3月18日生产车间开始建设;
3月24日生产线开始调试,期间技术总监缺氧、生产线“水土不服”需要重新调试、零配件物流运输不易……一道道坎在15天中被一一迈过。
直到3月29日零点30分,所有人心中的问号终于放下了——第一片试做的口罩从生产线上飘然落下,午夜的“精康”口罩厂被兴奋和欢呼点燃了。
3月30日,在开工仪式上,总经理欧珠指着脸上的口罩大声地宣告:“今天我很高兴,因为可以戴着我们自己出产的口罩,站在这里。”
45天后,亲历了“浙江速度”的欧珠对未来满怀信心。“现在我们的生产线已经稳定,基本一分钟可以出产80只口罩。为尼泊尔制作的口罩,后天就可以交货了。这不仅证明了我们的口罩质量过硬,也给了我们坚持走下去的信心。”
扶的不只是“贫与困”
还要扶起“智与志”
“浙江速度”让口罩厂落了地,但援藏干部们更看重的是这条生产线带来的“无形价值”。
走进“精康”口罩厂的生产车间,空间被泾渭分明地分成了打片区、点焊区和包装区。工人们“全副武装”地做足了消毒措施,重复着在外人看来略显枯燥的动作。
从3月25日站上工作岗位开始,有两组数字不断在索拉旺堆的脑海中被“加固”:“17.0—17.5厘米、9.0—9.5厘米,这是我们口罩的长宽尺寸,一点都不能错。”
不能错,是因为责任也是因为感恩。“我家里的条件不算很好,但杭州援建的口罩厂给我们解决了工作,而且还让我们学到了技术。”索拉旺堆的自豪不仅来自“腰包又鼓了一点”,“我从来没想过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真的能做出口罩,而且还是从我自己的手里做出来的。”
作为杭州援建的扶贫项目,“精康”口罩厂的投用不仅解决了当地15名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还将4位工人送往杭州学习培训,打造“留得住”的技术队伍。
让工人学起来、走出去,扶贫不仅仅是解决一份工作,更需要扶起“智与志”。这正是浙江援藏干部推动口罩生产线落户那曲的初衷之一。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3年的援藏时间很短,我们想带动的不止是就业,更想帮助当地建设一支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经济人才队伍。”在潘渭看来,建起海拔最高的口罩厂从来就不是一个噱头,而是实打实的刚需。“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当地不少牧民都有戴口罩防风防尘的习惯,但现在一只这样的口罩在当地要卖6、7块钱。在疫情过后,我们可以调整生产线,转而生产防风口罩。不仅能让当地老百姓戴上平价口罩,也可以让口罩生产线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