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豆选法烧洞法喊选法 来这里触摸社区建设的历史脉络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0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夏衍 茅佳敏)10月23日上午,在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诞生70周年之际,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新馆在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诞生地——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上羊市街社区正式启用。 

  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是国家民政部批准建立的集史料陈列、文物展示、理论研究、文献收藏、社区实务于一体的社区建设专题类博物馆。成立于2009年。自开馆以来,共接待中外团队2635批,35万多人次,已成为城市居民自治和社区建设的历史课堂、研究基地、实践样板和对外窗口。

  目前,社区治理进入新时代,全国各地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经验不断涌现。为顺应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形势,及时展现最新最前沿全国社区建设的历史脉络、典型经验和发展趋势,总结各地社区治理经验,推动全国社区建设不断发展,今年,上城区政府投入近千万元,历时半年对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

  投入运行后的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新馆按照“居馆合一”模式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基层组织历史厅、社区建设发展厅、社区治理成果厅、左邻右舍社区治理创新园(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四个功能区块。 

  基层组织历史厅主要展示了10个历史时期的基层组织演变和2008年和2018年民政部先后两次在全国开展史料征集工作中的新增史料。

  如民国时期黄杨木保甲章真件;一位热心居民收集的从她28岁到73岁一生的选民证;还有从前居委会使用过的唱片机、电话机、铜铃等。在这里,市民还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体验豆选法、烧洞法、喊选法等基层民主选举方式。 

  社区建设发展厅展示了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完整展现了我国社区建设共经历了六个阶段。 

  社区治理成果厅详细介绍了新中国历史上诸多民政工作成果如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优秀社区工作法等内容。 

  左邻右舍社区治理创新园(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包括邻里话坊、邻里公益、邻里客厅、邻里学苑、邻里书吧、邻里乐园、邻里舞台等功能区域,以最大化空间让社区居民各种需求服务得以实现。 

  据悉,中心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六上午9:00至11:30,下午2:00至4:30,周日及法定节假日闭馆。附近公交车站点为胡雪岩故居。

  在新馆启用活动上,上城区还发布了美好社区十大案例,包括社区书房、社区“业联体”、公民警校、湖滨晴雨、街坊管家等。

  上城区以“美好社区”建设为抓手,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目标,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案例做法,为全国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上城经验和上城实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