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 余杭要为杭州制造贡献什么?

通讯员 王珏 摄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0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唐骏垚 通讯员 费彪 李良邑)10月8日下午——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余杭区召开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进大会,1200人的主会场被挤得满满当当。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区各领域的龙头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几乎悉数到场,汪力成、丁列明、任富佳等三位企业家代表还作了情感满满的发言。

  召开高规格的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进大会,余杭是想向该区的企业家传递这样的信息——在数字经济发达的余杭,制造业依然是该区重点发展产业,要形成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双引擎”驱动的经济发展格局。

  那么,在杭州市全面推进“新制造业计划”的过程中,余杭区要实现怎样的目标?又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推进制造业更高质量发展?

老板电器无人自动化生产线

  到2025年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

  记者在主会场拿到一份《余杭区关于全面推进“新制造业计划”、争做新时代制造业发展排头兵的行动方案(2020-2025)(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根据这份文件,到2025年,余杭区要进一步健全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在2018年基数上增长120%,达到950亿元,力争突破100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5亿元,较2018年增长160%,其中工业技改投资达125亿元,新引进项目投资达140亿元。

  目前,余杭已引育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制造业企业。通过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到2025年,该区要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1700家,主营业务收入十亿元以上企业60家,百亿元以上企业3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中国500强2家。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到2025年,该区全社会研发经费(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要达到4.9%,制造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500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7家。 

中国(杭州)工业互联网小镇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重

  余杭区委书记张振丰表示,该区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将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并重,倒逼转型与激励升级相结合,实现新旧融合、动力接续。

  根据《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在产业发展导向方面,余杭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全面淘汰落后产能。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强节能环保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高端装备;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构建涵盖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智能终端、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等行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推进省级生物医药高新区建设,做大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物等生物医药产业。

贝达药业研发人员在做实验

  谋划发展未来产业。积极谋划发展人工智能、5G应用、智能网联汽车、生命科学、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加快重大项目招引,推动部分制造业细分行业走在全国前列;依托海创园、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生命科技小镇等特色小镇、产业园区,推动新产业、新技术间交叉融合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一批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扶持开展试点示范,将余杭打造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引领区。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家纺、服装、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以数字化、时尚化、品质化为方向,推进规上企业数字化评估两年全覆盖、改造三年全覆盖、研发机构三年全覆盖,全面提升传统产业质效水平;加大对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保护,打造一批历史经典产业等。

  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制定完善区级和重点平台的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守住生态发展底线,为制造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等。

运达风电170米5兆瓦风电试验机组

  加强空间、政策、人才要素支撑

  对制造业企业来说,土地、资金和技术,是发展过程中的三大需求。张振丰表示,在实施“新制造业计划”过程中,余杭将为企业切实加强空间、政策和人才三大要素支撑。

  加强空间保障方面,比如,建立全区工业用地总量保护制度和补偿调剂机制,设立工业用地红线,确保工业用地总量不减少;鼓励企业开展“零土地”技术改造和厂房改造,推动土地要素向制造业高质量企业和专业化园区集聚,提高工业用地使用质量。

  加强政策保障方面,余杭正全面落实国家、浙江省、杭州市各项减负政策,做到“应减尽减、应享尽享”;结合该区“66条新政”,出台该区落实“新制造业计划”的专项产业政策,市区两级财政补助政策企业就高享受,并且加快政策落地速度,优化政策兑现流程,加快形成完善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扶持体系。

  此外,该区还将加强金融要素支撑,做大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加快设立工业互联网、5G、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领域子基金,完善对列入浙江省和杭州市级制造业重点项目的跟投机制,以及创新创业项目在社会风投介入后的跟投机制,形成“政府基金+社会资本”的产业基金群。

  加强人才保障,余杭将制定制造业人才紧缺清单,加大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力度,加快建立高层次人才科研资助制度;构建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探索人才举荐制度,逐步完善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及技术人才评定制度,组织开展首席技师认定申报工作,加强制造业人才政策供给力度等。

相关稿件
· 重磅!杭州推出“新制造业计划” 带你一图看懂
· 推动新制造业计划 杭州富春湾新城再腾出两个产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