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滨江“高度”:创新为先 锻造国际化高新园区硬实力


  杭州高新区(滨江)  姚颖康 摄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0月5日讯(浙江在线 唐骏垚 通讯员 宋桔丽)滨江“温度”的背后,是滨江“高度”的支撑。

  这个“高度”,从诞生之初就已被赋予:1991年,杭州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自此肩负起“国家使命”;

  这个“高度”,从引育产业的逻辑中孵化: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走一条“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融资金、实现产业化”的产业孵化路径;

  这个“高度”,是通过20多年发展累积:“小块头”干出“大成绩”,在最新的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三;

  这个“高度”,是在市场硬碰硬中获得:构建了一条较为完善的信息产业链条,涌现了一批能够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行业龙头企业……

  在这不长的时间里,杭州高新区(滨江)完成或正在进行一次又一次产业的蝶变、跃变与裂变,将这个“高度”的天花板不断抬升。

  而抬升这个“高度”天花板的,正是一直坚持在高新区(滨江)创新创业的人才和团队。

  来听他们的故事。

  华为杭州研发中心  徐青青 摄

  创新驱动

  广立微:近三成年营收用于研发

  高新区(滨江):R&D比重始终在13%以上

  2009年,郑勇军带领杭州广立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立微”)的团队开始集成电路领域创业。

  广立微做什么?通俗的理解,它相当于一位体检医生。它检查的对象不是人,而是芯片制造和高端芯片设计公司的工艺和产品;检查之后出具半导体工艺和设计体检报告等给客户,指出制造工艺和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并且协助客户把问题解决,最终达到提高芯片成品率和性能的目的。

  十年时间,广立微和高新区(滨江)相互见证了各自的成长——高新区(滨江)在国家级高新区中跻身前三,广立微则成长为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成品率技术与电性测试监控方案的供应商。

  海康威视外景  徐青青 摄

  他们的成长,均源于创新驱动。

  “我们每年均投入近30%的销售收入用于创新研发。公司现在有80多人,本科以上研发人员就有60余人。” 郑勇军说,持续的高研发投入,让广立微突破了行业内的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

  这些年来,高新区(滨江)鼓励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反映到数据上,就是高新区(滨江)R&D占GDP比例始终保持13%以上。

  更多新的创新动能正在集聚。今年,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正式在高新区(滨江)启用,由7名院士领衔的6个重点研究中心已投入运行。

  鸿运华宁实验室  徐青青 摄

  领军人才

  景书谦:“十年磨一剑”做创新药

  高新区(滨江):把人才搞得多多的

  2010年,在国外有着近30年生物医药研发经验的景书谦,毅然选择回国创业。在高新区(滨江),他创办了鸿运华宁(杭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运华宁”)。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款印上中国人名字的创新药”。而做创新药,一切都得从头开始。9年的时间里,景书谦及其团队坚持不懈,实现“从0到1”。当前,鸿运华宁研发3款抗体,均已进入临床试验。

  领军人才,能够引领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高新区(滨江)坚持“把人才搞得多多的”,探索出“引一个人才,办一个企业,促一个产业,聚更多人才”的人才发展模式,正在产生着强大的效应。

  网易杭州 徐青青 摄

  除了景书谦与鸿运华宁,还有王健创办的聚光科技,助推了杭州物联网产业在全国异军突起;华桂潮先后创办伊博电源、英飞特电子,使高新区(滨江)迎来了LED产业的发展热潮;罗欢创办睿琪软件,研发了基于图像识别的核心技术,继而孵化了形色、爱作业、票小秘等一系列内部创业项目,公司现有员工100余人,研发人员占70%……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人才与产业,已在高新区(滨江)形成有效的互动。

  如今,高新区(滨江)是浙江人才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人才总量达30余万人,集聚了8600余名海归人才;近年来每年新增各类人才2.5万名以上。

  六和桥创业投资沙龙

  专业孵化

  六和桥:帮创业者融资超20亿元

  高新区(滨江):做一个大孵化器

  面对钱塘江、远眺六和塔,创业者阐述着公司的理念、现状以及融资需求,投资者认真聆听、精准发问……

  这样的场景,对滨江海创基地的创业者来说,已经相当熟悉——由杭州枫惠六和桥创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惠六和桥”)启动的创业投资沙龙,截至9月12日已进行了222场,帮助各类创业公司融资超过20亿元。

  2013年,枫惠六和桥与滨江区合作,共建“5050计划加速器”,专门孵化该区的“5050计划”人才与项目。

  枫惠六和桥总经理徐晶晶介绍,当时入选“5050计划”的人才都是海归人才,除了帮他们理顺架构、寻找团队等工作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帮创业项目融资。六和桥创业投资沙龙就这样应运而生。截至目前,“5050计划”加速器内在孵及毕业的企业共有242家,累计融资近15亿元。

  滨江海创基地  姚颖康 摄

  “5050计划”加速器,或者说整个海创基地,是高新区(滨江)践行“滨江就是一个大孵化器”理念的缩影。如今,在“大孵化器”滨江,有杭州市级以上科技孵化器35个、众创空间32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7个、众创空间12个。

  这些市场化运作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为创新项目和团队提供一切所需的服务:技术咨询、指导,组建团队,寻找资金,理顺公司组织架构,挂牌及上市指导……

  “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融资金、实现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在高新区(滨江)不断实践着。


相关稿件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4号线三期、12号线一期……杭州地铁四期建设最新进展来了
·今日小寒丨冷空气一波接一波 终于有理由睡懒觉了
·2023桐庐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 跑进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绿水迢迢 青山逶迤 美丽杭州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本网专稿
·第九届岳飞文化节启幕 岳飞主题活动将持续一个月
·第三届数贸会有哪些新变化?这场推介会“剧透”了
·“新春第一会”省委书记关心的这件事 杭州有了新行动
·摘得香港花卉展览大奖 西湖春色绽放香江
  权威发布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杭州上线“民呼我为”数字平台
·图解杭州“十四五”规划《纲要》
·3月22日杭州市无新增确诊病例 专家:入境应如实申报
  区县新闻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
·以工程项目为媒 促镇企共同发展
·如何破局食用油进口依赖?萧山这场关于油菜高产高质的发布会透露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