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良:中央城市设计院(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前身)的老院友、同济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都市建筑与经营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的前身)首届毕业生,退休前在浙江大学任教。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8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曾艺 马赛洁 通讯员 楼舒)“这些‘老古董’如果还能对规划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为建设‘规划大厦’添上一砖半瓦,就是我莫大的荣幸了……”——2018年12月29日,张友良在《张友良日记选编——1956年城市规划工作实录》前言中写道。
最近,中国城市规划界出版了一本重要文献——《张友良日记选编——1956年城市规划工作实录》,该书作者张友良,今年已89岁高龄,是我国最早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的专家之一。
30多年前他就提出
打造武林广场地下商圈
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张友良先后在北京、河南工作,最后于1977年调动至杭州,一待就是40多年。“我在杭州的时间最久,感情很深。”张友良说。杭州城站铁路改线、杭州东站设计、市中心位置的选定……他都是亲历者。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城市规划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面对亟待发展的祖国热土,当时的城市规划设计师提出了不少“超前”的构想与设计。
例如,上世纪80年代,杭州市要建设首个百货大楼。当时张友良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建议增设自动扶梯,二是建议他们做一个地下城,市中心土地寸土寸金,要充分利用起来。”
然而可惜的是,当时的投资方并没有足够的预算承担这样的设计。他们用脚手架将这片地块围了起来,直到五六年后预算充足才开始建设。新图纸中,增加了自动扶梯和地下商城的规划。
当时,张友良还提出大胆设想,“杭百、武林广场、大剧院……地下整个都可以打通,构建一个城市商圈。”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不出地面就逛遍武林商圈,早已不再是个设想,“从目前的程度来看,已经实现了一半。”张友良笑着说。
60多年坚持记笔记
他的记录成了中国城市规划研究的珍贵史料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参加工作至今,张友良一直坚持写日记。而他写日记的初衷也很简单,“我记性不好,所以尽可能多地记下来,有些地方记得太潦草,我回头又重新誊一遍。”不仅是日记,图纸、照片、证件……张友良也都会好好保存。
在他10平方米左右的书房里,两面墙全部是书架。记者在左侧书架上看到了张友良的日记,每一册都标明了年份,最新的一本标注为2017年,仅这一排架子上,就有50多本。
翻开日记,里面除了文字,还有图表、建筑速写、手绘地图等。整理编纂本书的中规院博士李浩表示,近年来,他拜访过上百位城市规划领域的前辈,从没看到过如此详细的记录,有些内容甚至是唯一的,对于中国城市规划历史研究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资料。
一座城一首诗
退休多年却从未“离岗”
张友良的家,随处都渗透着质朴优雅的气质。餐桌边有一架老式钢琴,书房的墙上、书架上,有精心装裱的张友良的字画,有家人外出旅游的合照……小小一间屋子,规划得精心得体。
“我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想写一点东西,有时候也会画水彩、速写……于是几年来,写成了一本《诗与远方》,里面收录200多首诗、一些速写和书法绘画。”说着,他转头又去书架上翻找其他的旧资料。
“虽然退休这么多年,但我好像从没觉得自己离开过这个岗位。”他笑着说道。窗台前,摆放着他的书桌,每天他都会在这里伏案工作。此刻,阳光从窗口照进来,张老先生的满头银发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色。
89岁,依旧可以神采飞扬。
出生于上海书香门第,从小被母亲教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张友良至今都行走在“城市规划”这条路上。一路行走,一路学习。速写、地质学、外语……工作需要什么,他就去学什么。
“在一个个具体项目中,从这个城市到那个乡镇,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再到修建设计,每完成一项任务,每克服一个困难,我都会感到提高了一步,又增加了一份动力和信心。”他在日记中写道。
在那个质朴的年代,人们并不纠结于选择。而是在国家需要的地方,不遗余力地奋斗、拼搏。
从19岁到89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