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8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逸群 通讯员 李潇鹏)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们将讲述怎样的故事?那些奇形怪状的陶罐、大小不一的钵,以及不显眼的玉石,古人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近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富阳历年考古成果展”在富阳博物馆临展厅(富春山馆)开幕。
本次展览陈列以时间为序,展出了1958年至今的30余处富阳区域内重要考古遗迹,从时代最早的瓦窑里遗址,到距今近百年的太平四联穴古墓葬,时间跨度长达5000多年。
这些陈列的展品,则是从富阳历年考古发现的2000余件文物中,遴选出的217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各时期文物供,其中多数文物是首次向社会公开展示。
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泗洲造纸作坊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造纸遗址,也是唯一一个工艺遗迹保存完整的造纸遗址,是中国造纸工艺、造纸术发明的直接例证和珍贵实例。
2008年9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和富阳市文物馆在320国道受降至场口段改道工程沿线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高桥镇泗洲村凤凰山北麓发现了宋代造纸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当年10月,考古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确认遗址总面积达22000平方米,包括造纸作坊区和生活区。
而瓦窑里遗址的发现则将富阳历史推到距今6000年左右,尤其是考古发现的20多座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的墓地,比较清楚地反映了富春江流域当时的社会组织和生产、生活状况,对认识和复原富春江流域的史前社会和文化早期阶段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20座墓葬中,随葬的遗物以陶器为主,有少量的石器和玉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介绍,陶器中有许多生活用具,在展柜中有鼎、豆、壶等器物,这些都是古人厨房里的“锅碗瓢盆”。
“如有三只脚的鼎,就类似现代烧饭用的锅;一旁的这个形状像一个漏斗和一个小碗的结合体叫过滤器,是大多数墓葬的‘标配’。”孙国平说,从这种陶器的特殊造型来看,它很可能是用来加工酒的,可以推测富春江流域当时已盛行饮酒之风。
“这是一场让历史说话、让藏品说话、讲述富阳故事的文物盛宴。”富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夏芬说。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富阳在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杭州市考古研究所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对小长山古墓葬群、杭新景高速沿线、乌龟山古墓葬群等30余个项目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填补了富阳历史研究的诸多空白。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