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8月1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曾艺 马赛洁 通讯员 张梦思)清晨5点,一声马达划破湖面的沉寂。陈来弟熟练地操作着方向盘,朝着北山街的方向驶去。今年的荷花生长不易,先是经历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好不容易等来艳阳高照,超强台风又将长势正好的荷花刮得东倒西歪。
台风后的一周,水域管理处湖面养护队暂停了疏摘荷叶的工作,让荷塘休养生息。“这次的超强台风影响不小,荷区中央,荷杆被吹得全部缠在一起,我们的菱桶根本划不进去。” 水域管理处湖面养护队队长陈来弟说道。
饶是如此,在修养了几日后,养护队近期恢复疏摘荷叶工作。西湖种植的莲花属于“花莲”品系,以观赏为主,这个时节,荷塘中第三四岔荷花已经开始生长。而荷叶生长的太密,会影响下层荷叶的采光,所以夏季荷花盛放时期,湖面养护队每天都会对荷区的荷叶进行疏摘,确保下面的新荷花能获得充足的阳光,时间持续两个月。
带上防水手套,将菱桶放到湖面上,再把一把小板凳放到桶中央,准备工作就绪。陈来弟小心翼翼地踏入桶中,慢慢坐下,从荷区边缘开始作业。
西湖荷区水最深只有80厘米,正常的船只无法进入,因此菱桶成了进出荷区的唯一交通工具。这个形似椭圆形澡盆的桶,材质是玻璃,“原来我们用木桶,但荷杆上有刺,木桶最多用两年就要报废了,最后专门定做这这款玻璃材质的。”
起初,记者也想坐进菱桶,体验一下在荷区中行进的感觉。然而陈来弟却回绝了,“菱桶面积太小,仅容一人操作,而且水面平衡很难维持,没经验的人很容易翻船。”站在岸上,记者看着陈来弟在密集的荷区深处穿梭自如——左手把住荷杆,右手采莲蓬荷叶,顺手放进身后,需要前进时,只需用双手把住周围的荷杆,借力向前滑行。
上午七点半,太阳已微有灼热感。在密不透风的荷花丛中,温度却早已堪比桑拿房,“这会儿已经有40度了。”陈队长说道。因此,养护队的疏摘工作一般从清晨4、5点钟开始,每次持续两个半小时。穿着长袖长裤“养荷人”,一次工作下来,衣衫不知要被汗水浸透几轮。
“师傅你太酷了!”北上街上,路过游客拿起手机拍摄陈来弟工作的画面,许多人是头一次撞见西湖荷区的养护现场,“师傅真的太辛苦了!”一名游客感叹道。水面上,陈师傅朝大家笑了笑,埋头继续干活。
上午8点,工作基本结束。上岸后,陈来弟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摘下防水手套,露出浮肿蜕皮的双手。荷区闷热潮湿不透气,再加上荷杆又有刺,因此养护队员的双手,常年是这个状态。荷区蚊虫多,陈队长来不及擦干手上的水,抬手挠了挠脖子,那里有一大片蚊虫叮咬的红色痕迹。
水域管理处养护队现有7名队员,负责西湖上24块荷区(共150亩)的养护工作,最年长的队员已有59岁。今年57岁的陈来弟,已经在西湖上工作了41年。
为了盛夏那一眼“映日荷花别样红”,养护工作全年不停。1月巡查荷区修补荷区护网,2月收残荷,3月清理福寿螺,4月清塘,5月清菱,6月盆栽移植,7-9月疏摘荷叶……从寒冬到盛夏,养荷人重复着这些工作,确保西湖荷花每年都能以最美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
“养荷花就跟养孩子一样。”陈来弟笑着说。荷花是杭州的一张金名片,养护西湖荷花对陈来弟来说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辛苦点没什么,只要市民游客评价好,我们的工作就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