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7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曾艺 通讯员 钱凌芸 黄强 编辑 李如)“泰山压顶不弯腰,奋斗的意志在燃烧,万难不倒,说到做到,有限的生命我们不懈地奔跑……”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声,大屏幕上一张张黑白照片闪过,台下观众中,有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目不转睛地看着,眼中泛起泪光。
7月5日,桐庐纪念“南堡精神”50周年暨“锻铸季”动员大会在分水镇举行,这些老人都是原南堡村乡贤。今天,他们带着对故乡的深刻记忆,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50年前的灾难孕育出“南堡精神”
50年前的7月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席卷了分水,位于分水江畔的南堡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特大洪水的突然袭击。
在这场洪灾中,南堡村1500余亩耕地全部被冲毁,其中400余亩良田变成沙石滩,所有房屋和地面设施全被冲毁,南堡村一片废墟,只剩下一棵苦楝树,一个破灶头和半间屋架子。
1000多人的村庄,800余人被卷入激流,210多人遇难。“南堡这个当年有名的鱼米乡,瞬间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南堡展览馆讲解员陆安玉介绍道。
“什么都冲没了,我被冲到瑶琳镇元川村,被村民用竹竿救起来,身上就剩一条裤衩。”原南堡村支书沈法明回忆道。
那一年,沈法明26岁。灾难过后,全村人暂住进大礼堂。眼看着千亩良田顷刻间化为乌有,原本的产粮明星村变成一片废墟,人们都哭了。
“一双筷子一只碗都没了,更别提吃的。”就在此时,村干部找沈法明谈话,“阿明啊,村里遭遇这么大的洪水,大家整天哭哭啼啼不是办法,要先把食堂办起来,你是退伍军人又是党员,要担起责任!”
距离灾难发生仅一周,南堡人重新回到了被冲得稀巴烂的田地上,抓紧种植晚稻。沈法明则负责在后方,给大伙儿送饭。
当年的村道还是石子路,经历过洪水的冲刷,棱角锋利无比。食堂距离耕地来回四公里路,沈法明走得“刻骨铭心”。“大家鞋子都冲没了,都是赤脚走在路上,就这样,坚持送了近两个月。”
在烈日酷暑下,南堡人民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从沙石中收取早稻谷,挖开石板地,赶种蔬菜秋凉;在山坡边搭建油毛毡简易住房,在田野河边修复农田水利设施……
经过半年多努力,南堡人硬是从沙石堆里挖出了23万斤早稻谷,又争分夺秒种下了300多亩晚稻、600多亩玉米、荞麦等晚秋作物;防洪大坝、抽水机埠、渠道、台沟等水利设施初步恢复,建起了245间油毛毡简易住房,暂时安置了社员们的基本生活。
洪灾强大,南堡人却更坚韧。受灾当年,南堡就夺得了粮食自给有余、并向国家出售余粮的成绩,取得了生产、抗灾建设的巨大胜利。
1970年6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泰山压顶不弯腰》长篇通讯,报道了南堡人民抗洪自救,重建家园的事迹。
南堡人民这种面对大灾大难毫不畏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被概括为“南堡精神”,成为教育、激励人民战胜困难、创建业绩的强大精神力量。
南堡纪念碑揭幕
老人流泪寻找亲人姓名
今天,南堡纪念碑在天溪湖南堡精神纪念公园揭幕。这是一块三面立碑,厚实的花岗岩底座,四周莲花瓣精雕细琢,显得庄严圣洁。
纪念碑的一面记录着描写南堡的诗句,一面是在当年洪灾中遇难村民的姓名,一面是2005年为建设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舍小家 为大家”移居他乡的480户南堡户主姓名。
人群中,有一位老人抬起右手指着纪念碑,红着眼睛在遇难者姓名中寻找自己母亲的名字。
他是南堡村民许昌海,1969年,他25岁。在“7•5”洪水中,他失去了母亲、妹妹等4位亲人。今天,他带着一家4代人从富春江镇赶到南堡纪念亭,见证南堡纪念碑揭幕。
“2015年我们就开过会,要收集整理资料,将南堡精神的相关材料收集起来,著书成册。”沈法明说到。今天大会现场,每个人桌上都摆放着一本书——《梦中的家园——南堡》,这本村志凝聚着南堡人关于那场洪灾最宝贵的记忆。
这本村志和南堡展览馆,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构成传承和弘扬南堡精神的共同载体。
“当年经历洪灾的我们,都老了,等我们去世,再去整理归纳就难上加难。”沈法明说。
从2015年开始,人们便在计划将南堡精神相关材料整理成书。“四年过去,今天,这本书终于出版了!纪念碑,我们也建成了!我们南堡人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沈法明说。
南堡精神一直在传承
灾难锻造出的南堡精神,早已成为沈法明做人做事的力量源泉。他常常教育女儿,要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真办事,这是我对党的承诺!”
岁月荏苒,弹指50年过去,满湖碧水如镜,四围青山耸峙,湖水下面的南堡村早已成了南堡人梦中的家园,而这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成为建设美丽桐庐、中国样本的精神力量。
不久前,桐庐遭遇“暴力梅雨”,党员干部和群众再次靠着南堡精神,自发抢救抢修,平安度过灾难;分水制笔,从原来的一支小小毛竹笔杆,现在做到了中国制笔之乡,拥有制笔企业760多家,产值达68亿,能做到“世界人均一支好笔”;钟山快递,从原来踩着三轮车送货,发展到了“三通一达”,成就了中国快递之乡,铸就了快递精神……
这些都是南堡精神在新时代桐庐的生动体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真正把南堡精神融入‘桐庐精神’,要组织我们的青少年了解南堡精神,传承南堡精神,让南堡精神成为走进新时代的桐庐发展经济、建设家乡巨大的精神力量!”陆安玉说道。
【浙江新闻+】
南堡精神回顾:他们是永不熄灭的一抹亮色
■ 一排巨浪迎面劈来,他把浮木推给别人
1969年7月4日晚,浙西天目山区瓢泼大雨直泻而下。地处三面环山、四条溪水汇合点的南堡大队里,一个小伙子在河边捕鱼,发现水涨得飞快,急忙赶回家,背起他的老奶奶,往高处跑。没过一会儿,老房子就塌了。
这天晚上,共产党员、大队革命领导小组组长李金荣,冒着倾盆大雨到各处察看水情,一夜没有合眼。大队其他干部和许多社员也纷纷出村察看,只见天连水、水连天,眼看着一场特大的山洪即将爆发。大队革命领导小组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迅速动员群众抗洪。
一支支抢险突击队在共产党员们的带领下,顶着狂风暴雨,直奔险区。
李金荣和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文和,领着群众首先冲向地势最低的溪边电灌站。这时汹涌的洪涛扑打着机房,墙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缝,房子就要倒坍。他们不顾生命危险,勇敢地冲进机房,以最快的速度抢拆电动机。当他们刚把机器搬到高地,一个巨浪,就把机房卷走了。
奔向半山腰水库险区的部分干部和社员,看到一股股洪水直涌水库,眼看库水即将越出堤坝,他们立即提起闸门,急水飞奔而出,避免了一场坍坝危险。
站在水库大坝上,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家的房屋、家具被激流冲走,但他们都象哨兵一样,挺立在急风暴雨之中,寸步不离战斗岗位。
许多群众冒雨涉水,飞速赶到大队畜牧场,帮助饲养员把一头头耕牛赶往高山。
雨越下越大,水越涨越高,整个南堡大队洪流滚滚,汪洋一片,到处是被冲下来的树,几乎每一颗树上,都有人死死抱着树干。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这群人在无畏地奋力抗争。
在大水中,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焕一沉一浮,危在旦夕。可他却把抓到的木头,一根根地推给其他的落水者,自己却被洪水冲出十多里以外,浑身上下被乱木杂物撞伤,已经精疲力竭。
当这位57岁的共产党员又一次被洪峰托起时,看见爬到树上的女社员王秀秀,半身还泡在洪流里,王金焕用尽全身力气高声叫道:“秀秀,爬高点,要下定决心……”话没说完,一排巨浪迎面劈来,王金焕被卷进了深深的浪谷,再也没有了呼吸。
同样被洪水卷走的李金荣,被冲到离南堡20公里外。他发现一个小土墩上有几个人被洪水包围,他奋力划水,终于爬上“孤岛”,指挥村民转移到附近的一棵树上。
大浪接二连三地猛扑过来,已上树的人对他喊:“快上来,下面危险!”李金荣却不肯上,他两眼直盯着汹涌的波涛,双手紧抱住树身,用身子挡住激流,两脚蹬开上游接踵而来的物体,一直搏斗到第二天黎明。
■ 国家免了征粮任务,他们却把4万斤上好稻谷送到收购站
灾后的南堡,炎炎夏日,连遮荫烧水的地方都没有。他们每天从分水镇到南堡去劳动,来回要走10多公里路。
党和各级革委会送来了救济物资,周围社队也纷纷前来支援。这时有人说,现在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应该抓住机会先造一批住房。另一批人,则主张先抓住季节,抢收抢种一批粮食,然后再盖房。
是依赖国家和外地的支援,还是自力更生战胜困难?
一位老贫农说:“手中有粮心不慌。如果先建房,误了季节丢了粮食,靠国家供应口粮,就是住上三层楼也不光彩。”社员们达成了一致:“就是住在露天地里,也要先把生产搞上去!”
灾后的夏收夏种,困难重重。残存的早稻已经黄熟,晚稻插秧季节也临近了。南堡大队的1300多亩早稻田,残存的水稻大都被泥石压倒了,他们就搬开石块一株一株扶着收割。其中300多亩早稻田堆积的砂石有一两尺厚,稀稀拉拉的稻头夹在石缝里,镰刀使不上,他们头顶烈日,脚踏滚烫的鹅卵石,扒开一层层砂石,取出一穗穗稻头,许多社员手指磨出了血。
李金荣白天同社员一起劳动,晚上东奔西走做群众工作,几十天没有吃过一顿定心饭,没有睡过一夜安稳觉,眼睛熬红了、人变瘦了。
一个多月,南堡大队的干部群众硬是从砂石堆里挖出了23万斤稻谷。
在抢收的同时,他们又见缝插针赶种了370多亩晚稻,暂时不能种稻的近600亩农田,也适时种上了玉米和荞麦。村庄的废墟也没有浪费,变身为一片片的菜园子。
遭受重灾的南堡大队,国家免去了他们当年的粮食征购任务。但南堡人牛脾气的劲头又上来了,他们把从砂石堆里一穗穗、一粒粒收获起来的早稻,晒了又晒,扬了又扬,选了2.2万公斤最好的稻谷送到了收购站。
没想到,粮站的收购员执意不肯收,这是大灾过后南堡人自己的救命粮啊!经李金荣等人的再三说服,粮站才收了下来。
在夏收夏种解决粮食自给的同时,南堡人开始有计划地建造住房。建房没有砖瓦,大队革命领导小组成员毛忠立带领11个社员,起早摸黑,上山抬来石块,割来芒草,建起了砖瓦厂。几个月时间,烧出17万块砖瓦,很快建成了一批简易住房和加工厂、校舍以及猪棚牛舍。在国庆20周年前夕,南堡人喜气洋洋地搬进了新居。
■ 57岁老妈妈挑起两筐土跌倒了爬起来继续挑
洪水把南堡的“大寨田”冲成了砂石滩,有的变成硬梆梆的“石板地”。那段岁月里,南堡人个个化身为“当代愚公”。人们肩扛着开山锄、十字镐,涌向“石板地”。开山锄掘断了齿,震断了柄。许多人手上磨起了血泡,手臂震肿了,可是没人叫苦喊累。
共产党员王根月带领一支妇女突击队,挥舞着七八斤的大镐,和男社员一起战斗。王根月虎口震出了血,继续干。他们披星戴月,吃在工地,歇在工地,一连干了7天,终于征服了“石板地”。
特大洪水冲走了南堡的一道堤坝,南堡人决定重建一道更高、更坚固的大坝。
时已入冬,北风呼啸,接连下了几场鹅毛大雪。工地上却是一片热气腾腾。李文和用的土筐比别人大,挑的土比人家多,一连压断了三根新扁担。他索性把两根扁担绑在一起,在上面写上“泰山压顶不弯腰”七个大字,一咬牙,用他粗壮有力的肩膀扛起320斤重的担子,光着脚板满坡跑。
当共产党员和干部身先士卒,社员们顿时士气大振。三九寒冬,许多青年社员却干得满头大汗,他们脱掉棉衣穿单衣,单衣湿了索性打赤膊。57岁的老妈妈沈爱莲,来到工地挑起满满两筐土,一口气往坝上跑,坝高路滑,跌倒了,爬起来又继续挑。
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4米高、20米宽、700米长的拦河防洪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资料据浙江档案馆,原新闻链接: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