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6月21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李莹 李檬 记者 唐骏垚)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在杭州成立;杭州、上海、南京等长三角7城市实现地铁官方APP二维码手机扫码过闸“一码通行”;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创业合作推进会在杭州举行……今年以来,杭州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脚步正在加快。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一极,杭州抢抓战略机遇,强化使命担当,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杭州是浙江省会,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杭州要用实干和实绩彰显浙江担当、杭州责任。”杭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杭州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更好展现新担当和新作为?以“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为目标,杭州坚持全面接轨、主动融入、错位发展、合作共赢,更加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加大与长三角城市合作力度,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体现杭州担当。
战略支撑:
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6月13日,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主场活动(以下简称“全国双创周”)在杭州梦想小镇正式启动。这是继G20杭州峰会之后、杭州亚运会之前,杭州承接的又一重大盛事。
无论是三年前的G20杭州峰会,还是刚刚落幕的全国双创周,亦或是正在紧张筹备中的杭州亚运会,它们的落地,都是对这几年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认可,也提高了杭州在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这让杭州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有了底气、有了自信。自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如何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便成了杭州一直在思考、在探索的命题。
“要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杭州必须提升自身的整体实力,找准战略支撑点。”杭州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在国家和浙江省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杭州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积极谋划布局重大产业和科创平台,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走出了一条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错位发展的特色发展道路。
2015年,国务院先后批复同意杭州建设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5年,杭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破万亿目标,成为全国第十个、长三角第三个跻身“万亿俱乐部”的城市。
2016年开始,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钱塘江金融港湾、之江文化产业带等重大产业平台也陆续启动建设。在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引领下,杭州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领域取得了一定领先优势。今年一季度,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809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4,增长16%。
经济发展、产业兴旺,再加上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底蕴,杭州逐渐成为全国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相关数据显示,杭州已连续两年人才净流入率列全国第一,成为互联网人才创新创业首选目的地。
如今,杭州正向着“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目标,大踏步迈进。
主动融入:
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合作
5月28日,杭州钱塘新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生物医药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的首批成员,由来自上海松江、杭州等长三角9地的55家企业组成。这是继新材料、机器人、新能源、智能驾驶、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之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立的第七个产业联盟。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由上海市松江区,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金华市,江苏省苏州市,安徽省宣城市、芜湖市、合肥市9地共建。“全面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是杭州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点。”杭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推动创新要素在走廊内自由流动,一项项行动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比如,除了成立7个产业联盟,还实现了9地营业执照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体受理、一体办证”,建立了9地共享交互投资统计分析和数据共享制度,正在推进9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和创新券互认互通工作等。
不仅是G60科创走廊,杭州正与长三角各城市建立广泛合作:发挥作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副主任城市重要作用,牵头成立了长三角协调会物联网产业专业委员会,在南京、合肥等长三角重点城市召开物联网数字生态大会等活动;杭州市党政代表团赴上海、苏州等学习考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也让杭州都市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6年,国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公布,杭州都市圈被列入“一核五圈四带”的“五圈”之一,一跃成为国家战略重要支撑。不仅如此,2018年,杭州都市圈首次扩容——浙江省衢州市、安徽省黄山市正式加入;至此,杭州都市圈扩容为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衢州、黄山二省六市。
作为杭州都市圈的“龙头”,杭州在提高自身城市和产业能级的同时,积极服务周边地区,提升在都市圈中的首位度和辐射力。去年,杭州都市圈宣布,全面推动六大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格局、要素市场、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的一体化。
以去年加入杭州都市圈的黄山为例。今年1月,杭州党政代表团乘坐杭黄高铁,赴黄山开展考察对接区域合作活动,一口气与黄山方面签署了“1+9”共计10个合作协议,以实际行动推进杭州都市圈建设,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不断发展壮大、融为一体的杭州都市圈,正在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金南翼”。
合作共赢:
兼顾贡献力量与学习补短
今年4月,在2019香港国际资讯科技博览展上,杭州“城市大脑”展区成了“网红地标”,参观者络绎不绝。这个由杭州首次提出并最早进行探索实践的未来城市数据中枢,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其中就包括长三角不少城市。
“城市大脑”的输出并在长三角多个城市落地,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贡献杭州力量的一个典型。这是杭州与长三角各城市错位发展、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的生动展现。
杭州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更加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更好地服务浙江省、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同时,也要向周边城市学习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好的经验,补上现有的产业、创新、城市管理等领域的短板。
现在杭州有不少“黑科技”,但离“硬核”还有不小距离。在长三角,合肥则以“硬核”科技见长。近几年,借助中科大、中科院等名校名院名所,合肥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激发出蓬勃的创新活力。量子信息、聚变新能源、同步辐射和合肥光源、稳态强磁场等硬核科技,都落子在合肥。
杭州要从“模式创新”向“原始创新”升级,合肥无疑值得杭州学习。交流合作已经开始:去年,杭州市代表团赴合肥市学习考察;来自合肥的国内人工智能技术龙头企业科大讯飞已经落户萧山区信息港小镇……
在自身缺少大院名校的情况下,如何纵横捭阖吸引高端人才,成为杭州的又一个课题。尽管这两年杭州人才净流入率全国第一,但是顶尖人才与先进城市仍有差距,尤其在基础学科方面较为薄弱。而上海、南京、合肥等地集聚了大批大院名校。
利用好长三角地区的优质科教资源,杭州也已在行动:西湖大学与复旦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今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不少企业也与长三角高校建立合作,比如中翰盛泰与上海交大建立联合实验室,一起攻关“新型纳米微球编码技术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器和临床多指标诊断试剂的开发应用”项目……
此外,作为国内经济、金融、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在对外开放、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值得杭州学习;南京、苏州的制造业发达,也是目前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杭州很好的学习对象。
只有将自身能级提升,杭州才能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典型案例】
长三角边界环境联合执法
为共同解决边界相邻地区、环境敏感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环境共建共保共享,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杭州市与省内的湖州市、嘉兴市、绍兴市,省外的黄山市、宣城市环境监察机构突破行政区域限制,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探索建立统一协调、相互协作、快速高效的联合执法新机制。
2008年开始,杭湖嘉绍边界环境污染联合执法小组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并每年制定《杭湖嘉绍边界环境联合执法行动方案》,部署指导全年联合执法工作。比如,2018年6月,牵头组织杭州嘉兴跨界联合执法,处理德清、余杭交界一起环境信访。
2015年,杭州市分别与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签订协议,为彼此间的环境执法合作打下了基础。而杭州市临安区分别与宁国、歙县、绩溪,杭州市淳安县与休宁建立边界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和规范了两地区之间的环境执法合作。比如,2016年6月,杭州市环境监察支队、黄山环境监察支队启动联动机制,两地市县两级环境监察人员共同对歙县经济循环园区进行检查,检查了园区污水处理厂、外围管网及练江歙县浦口断面,未发现其他环境违法行为。(倪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