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从黑白到彩色 这一百张会说话的照片浓缩萧山40年

作者吕耀明向观众讲解历史照片背后的故事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留 区委报道组 蔡卡特)1月3日,《潮涌萧山——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影像志暨吕耀明摄影作品展》在萧山区图书馆开幕。100幅从黑白到彩色的摄影作品,全景式回顾了萧山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向建国70周年献礼。展览将持续到20日。

  当你走过这100张会在历史和时间中说话的照片,你一定会看到这样一个展览:一个反映萧山勇于变革和巨大成就的展览;一个关乎萧山人民砥砺奋进和改写命运的展览;一个展示萧山独特生产方式和文化传承的展览;一个颂扬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和敢于追梦的展览。

1986年12月,十六万萧山人民参与围涂造田运动。围垦,作为萧山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围涂造田工程,百万萧山人民冒着钱塘江涌潮的危险,在寒冷的冬季昼夜奋战,开河筑堤。自1966年以来,共围滩涂50余万亩,约占萧山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被称为“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萧山人的“围垦精神”也由此而来。

  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萧山开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围涂造田工程。本次摄影展开篇就还原了百万萧山人民冒着钱塘江潮涌的危险,在寒冷的冬季滩涂上昼夜奋战的场面。

  三十多个春秋里,萧山共发起30多期围涂运动,每一期参与的群众少则数万人、多则十余万人。萧山人民肩挑手扛共围滩涂50余万亩,约占萧山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并筑起了长达200多公里的围垦大堤。

  这一壮举被称为“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诠释了“精卫填海”的现实意义,“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就来源于此。

  上世纪七十年代,萧山召开农村促富大会,彻底消除了人们“谈富色变”的心理阴影,树立了敢于“想富”、勇于“致富”的思想观念,从而开启了萧山改革发展的大幕。

  从沙地茅草屋,到萧山萝卜干,再到剥络麻、贩苗木、城河老街等反映萧山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历史细节的画面,都在此次摄影展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1982年2月10日,盈丰乡丰二村农民正在晾晒萝卜干。20世纪60、70年代,萧山作为中国咸菜供应定点基地,东片沙地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萝卜、腌制萝卜干。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生产萝卜干为主的酱菜厂蓬勃发展,随着制作工艺日渐成熟,花式品种不断增多,成就了享有盛名的地方特色产品“萧山萝卜干”。

  上世纪八十年代,萧山全面实施农村承包责任制,转变了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的观念,萧山人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后来,萧山又普遍开展乡镇企业“一包三改”工作,即全面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带动了萧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1982年7月,钱江啤酒厂工人正在生产车间检查啤酒质量。1979年12月31日,钱江啤酒厂建成投产。它的前身是一个连年亏损的小农场,靠着“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三创”精神,企业迅速发展。其中,“中华啤酒”自1983年生产以来多次荣获各种奖项,在1992年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宴用酒。

1983年10月10日,盈丰供销社主办展销会,吸引周边群众踊跃购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还是物资匮乏的年代,各地供销社千方百计组织货源,举办各类展销会,为老百姓带去了很多价廉物美的日用品,成为群众购物的好去处,当时的场面就跟过节一样,人挤人、脚踩脚,很多商品几乎一到货就被抢购一空。

1984年10月1日晚上,萧山县第一次在西山上鸣放礼花。数万名老百姓走出家门,在周边空旷的场地,共同庆祝建国35周年活动。

  随着萧山发展的加快,萧山正式撤县设市,开始从小农经济模式迅速迈入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轨道。

  出现第一批苗木经纪人、供销社组织货源举办展销会、为庆祝建国35周年首次燃放烟花、评选优秀厂长和办厂能人……

  虽然大多数人无法一一亲历这些历史大事件,但从一张张黑白照片中,依然能看到萧山从农业强县向工业强市转型的步伐。

1986年7月10日晚上,杭州万向节厂厂长鲁冠球与家人一起收看《新闻联播》。2018年12月,鲁冠球同志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上世纪九十年代,萧山民营企业家鲁冠球成为美国《新闻周刊》封面人物,轰动世界。此次摄影展中,呈现了一幅鲁冠球享受天伦之乐的照片,这也是这张照片首度曝光。

  鲁冠球被国内外舆论誉为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得益于萧山从1992年开始率先实行的乡镇企业转制,万向从一家乡镇企业成为跨国企业,这一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也让包括万向在内的乡镇企业成长为民营大企,为萧山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0年10月9日,航民村老年人正在领取养老金。从1988年以来,得益于村企发展,航民村统一推行了村民养老金和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村民和职工人人都享有一份医疗保险。

1990年10月20日,岩山乡农民正在用风车吹稻谷。风车是过去农民用来分离谷粒与秕谷草屑等杂碎的农具,随着机械化的普及,风车这样的农具慢慢被淘汰。

  与此同时,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萧山火车新客站启用、萧山市心路不断北延、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动工建设……这些反映萧山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格局提升的照片,将让你了解萧山经济社会发展在世纪之交前发生的深刻变化。

1993年1月13日,首批从深圳返回萧山的“打工妹”到家了。1993年春节前夕,五十多家在深圳的萧山企业,先后包了三十多架专机,陆续把在深圳打工的一万多名萧山人,送回家乡过年。

  本世纪初,萧山“工业立区、工业兴区”战略实现新跨越,工业产值总量冲破千亿大关。工业冲千亿,不仅体现了萧山经济发展的量质齐升,同时也体现了萧山人民“敢与强的比,敢同勇的争,敢向高的攀,敢跟快的赛”的精神。

  在经济社会各领域,萧山全面迈出新的发展步伐:打响跨湖桥文化这张历史文化“金名片”,萧山国际机场建成通航,撤市设区融入大杭州发展格局……在此次展览中,你都能找到一个小的切口,还原这些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1992年5月,鸟瞰萧山城区。杭二棉、杭发厂、石英砂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萧山这几家赫赫有名的工厂,就位于城厢和北干交界的区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工厂定格在了老萧山人的记忆中,而这片城区的功能也发生了转变,成为萧山城市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心。

  近几年来,从“跨江发展”转向“拥江发展”,成为杭州城市格局发展的必然需求,拉开杭州从“三面云山一面城”向“一江春水穿城过”的嬗变,萧山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萧山进入地铁时代,到进入峰会时间,再到进入亚运时间,一个激荡人心、再起宏图、创造传奇的大幕,在萧山徐徐展开。

  在从“融入杭州主城区”到“建成杭州主城区”的道路上,萧山汇聚起城市转型、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合力,使全区人民都享受到了现代化国际化带来的发展红利。

  每一行汗水,都蕴藏着拼搏的力量;每一次进步,都起始于争先的渴望。“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就像一把钥匙,打开萧山融入时代潮流的大门,也将继续引领萧山书写改革开放的传奇。

2000年1月28日,宁围镇盈一村杨福兴购买了汽车,吸引村民们来围观。萧山鼓励发展都市农业,盈一村确立以“苗木、蔬菜”产业为主导的农业布局,一批老百姓先富了起来。从草房到平房再到小洋楼,从单车到摩托再到小汽车,他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和建国70周年交会的时间节点,用影像记忆记录岁月、留住乡愁,展览所呈现的萧山40年,是一部厚重的书、是一出深沉的剧、是一部真正的影像志。

  快来萧山区图书馆走近这100张照片,让我们一起走近萧山、读懂萧山。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