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去世 他曾对最爱的杭州这样说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0月30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刘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说,这14个字,便是他的整个青春。其实,这也是很多人的青春。

  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笔名金庸)病逝,终年94岁。出生于海宁,移居在香港,但他的一生,却与杭州这座城市的渊源颇深。对这座最爱的城市,他曾说过这些话……

年轻时的金庸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杭州”

  在浙江省档案馆馆藏的“东南日报社”全宗档案里,有金庸1946年与《东南日报》签下的一份“东南日报社职工保证书”,还有金庸离开《东南日报》的“辞呈”。

  那年金庸22岁,从海宁来到杭州,进入《东南日报》担任“记者兼收英文广播”一职,这是他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具体任务是收听外国电台,如美国之音、大英电台(BBC)的英语广播,并择要翻译出来,偶尔也选一些英文报上的短文翻译备用。

  一般情况,金庸晚上8点开始工作,一边收听英语广播,一边把重要的关键词记下来,再凭着记忆将收听到的新闻即时翻译成汉语。

  是的,有点像今天的美剧字幕组,而且还是不能重播重听的字幕组,必须一条过的那种,这也证明金庸的英文很棒。

  不到一年,金庸觉得做外交官才是他的梦想,向报社提出辞职,前往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后并入华东政法大学)攻读国际法。至此金庸离开杭州,到上海学习并后来获得作为《大公报》记者赴港工作的机会。

金庸和杜冶芬结婚照

  “我的第一份爱情在杭州”

  金庸与第一任妻子杜冶芬,相识于1947年的杭州,当时金庸在《东南日报》工作,因主编幽默副刊而与杜冶芬的弟弟杜冶秋认识。金庸编理《咪咪博士答客问》栏目,杜冶秋写了一封信去:“咪咪博士”回信:“阁下所言甚是,想来一定是个非常有趣的孩子,颇想能得见一面,亲谈一番。”杜冶秋回信:“天天有空,欢迎光临。”金庸于是登门拜访,邂逅了17岁的杜小姐杜冶芬。

  1948年3月,《大公报》派金庸到香港工作,征求杜冶芬的意见,杜冶芬答短期可以,时间长了不肯。杜冶芬3月27日送他到上海,替他整理行李,送他上飞机。临别前交代他一句:“我们每人每天做祷告一次,不要忘了说,但愿你早日回到上海。”

  据说,当年10月他们在上海举办了婚礼。杜冶芬随他去了香港,那时住在摩理臣山道,由于附近不远就是杜老志道和杜老志舞厅,所以有人就开玩笑给这位杜姑娘起了个外号,叫她“杜老志”。

  金庸曾以“林欢”的笔名写影评、编剧本。杜冶秋说,“林”是因为他们夫妇两人的姓氏“查”和“杜”中都有一个“木”字,双“木”成“林”,而“欢”是他们当时生活幸福的写照。

  “希望能让位于年轻人”

  金庸曾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担任长达8年之久的院长一职,直到今天,浙大师生依然亲切地称呼金庸为“大师兄”。

  对于金庸辞掉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一职,在当时引发了外界的猜疑。2005年1月,趁出席 “龙泉宝剑展示会”揭幕仪式的间隙,金庸专门就各界对“辞职”事件的各种疑问作了一一回应。

  金庸表示,他的确在2004年9月份向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先生写过一封请辞信,希望能辞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一职。

  “我之所以向潘校长递交辞呈,主要是因为自己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金庸笑着告诉记者,“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有许多年轻能干的老师,我希望能让位于这些年轻人,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据了解,金庸任人文学院院长期间,人文学院的日常工作基本由该院的常务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我做得不多,也做得不好。”金庸说:“但浙江大学领导对我这几年的工作评价很高。”

金庸和浙江大学新闻系学生合影。

  “我对几个博士生很满意”

  自担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以来,金庸连续两年未招博士生,直到2003年秋季,才招到首批3名博士生。2003年10月,金庸在故乡嘉兴还对当地媒体表示:“他们都是高材生,非常优秀。”可时隔一年,媒体的报道就变成了金庸评价他们“不够好”。

  金庸说,他的大弟子卢敦基功力很扎实,也很用功。将来他若是出书了,自己很愿意以导师的名义为他的书作序。“三弟子王剑硕士毕业于山西大学,她对《唐传奇》很有研究。”提及自己的得意门生,金庸一脸的笑意。

  先前还有媒体报道,金庸的另一名博士生朱晓征表示,金庸辞去博士生导师职务,跟她反抗他的教育方式有关系。对此,金庸也作了澄清:“朱女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我的二弟子。她考博士的时候,笔试成绩很好,也是很优秀的学生。”

  金庸告诉记者,朱晓征在参加博士生面试时,曾提到她希望将来自己的研究方向能侧重于曾子。“她提的这个研究方向我倒是有些积累。但入校后她又表示想研究五行和阴阳,这个我倒的确不懂。”金庸坦诚地说:“不懂就是不懂嘛!”他当时就对朱晓征说,五行自己是外行,但她可以听别的教授的课。

  “我以前在公开场合多次说过我的学生很优秀。我会继续辅导他们,一直带到他们博士毕业。”

1996年11月5日,金庸参加完捐赠云松书舍仪式后游览西湖。

  “一生最爱的城市是杭州”

  2015年5月,《乡踪侠影——金庸的30个人生片段》新书出炉时,曾在浙大办过一个金庸资料图片展,披露了不少金庸鲜为人知的往事。

  算起来,金庸真正在杭州待的时间并不算长,但西湖可是金大侠笔下的御用地盘:像《射雕英雄传》里的武穆遗书;《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与乾隆西湖赏月,红花会群雄与御前侍卫夜斗西湖;《倚天屠龙记》中殷素素与张翠山相遇在西湖边;《笑傲江湖》中令狐冲曾被困于西湖底后学会吸星大法;甚至《鹿鼎记》第一章就提到西湖……

  已故的主编张浚生在书中提到,书籍酝酿期间,金庸太太林乐怡就曾透露金庸本人的心思:他一生最喜爱的城市的确是杭州,确实有过在杭州终老的念头。为此金庸很早就在九溪玫瑰园买过一套别墅,但因生活香港长久、医疗服务较为方便等原因,最终未能成行。

  而且当年金庸打算装修别墅时,曾让施工负责人前往浙大探询教授们的意见。原来他想腾出一间作为客房,在与浙大教授坐而论道、用餐品茗后,不要让他们赶许多路回家,索性可以下榻于他的家中。

2000年第一届西湖论剑举行之前,金庸与各网俠聚会花絮,“龙王”向金庸敬酒。

  “年纪大了,但最忆是杭州”

  金庸笔尖下的武侠美食奇思妙想,让人垂涎三尺。出生于浙江的金庸,对杭州菜情有独钟,香港有名的杭州餐馆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湾仔道和庄士敦道是具有典型香港特色的街道,“叮叮车”和轿车有条不紊地运行,建筑鳞次栉比,许多老店藏匿其中。杭州酒家就位于这里,它的老板吴瑞康出身厨师世家,父亲曾掌勺杭城老字号杭州酒家。

  香港的武侠美食中,“叫化鸡”这道江浙菜相对较常见,这是黄蓉给洪七公烹制的第一道菜,香气四溢,洪七公风卷残云地吃得干干净净。

  “我们的‘叫化鸡’为金庸所爱,他每次必点。”吴瑞康回忆道,此外,金庸来这里吃莼菜鱼元时,还讲起了莼鲈之思的典故。西晋文学家张翰被任命为齐王的东曹掾一职,他在洛阳见到秋风吹起,于是思念起家乡吴地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认为人生贵在顺遂自己的意愿,不能为了名位而在家乡数千里之外当官,于是弃官还乡。

  “其实我看得出来,他讲这个典故,也是在说他自己。他感叹当时年纪大了,只能在香港多待点时间,他最忆是杭州。就因为这份故乡情,当年老人家来杭州酒家吃饭时便留下大幅墨宝,但由于没带印章,回家又重新写了一幅字盖上印章请人送过来。”吴瑞康一直心存感激。

  浙江新闻+

  金庸笔下的杭州是怎样的?

  1、书剑恩仇录

  金庸的首部长篇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描写清朝乾隆年间江南武林帮会红花会为反清复明,与清廷浴血奋战的故事,这也是金庸小说中出现杭州最多的一部。其中,陈家洛三会乾隆就是在杭州!

  一会:“转过一个弯,正要走向上天竺观音庙,忽听山侧琴声朗朗,夹有长吟之声,随着细碎的山瀑布声传过来,只见山石上坐着一个近缙绅打扮的人正在抚琴。” ——《书剑恩仇录》第七回

  寻踪:后晋天福初年(936)年,僧人道栩在山中见有奇木发光,遂请名匠刻成观音像,建“观音看经院”,这是上天竺最早的寺院。后宋仁宗将禅寺改为教寺,亲书“灵感观音院”寺额。清代乾隆下江南,又将上天竺寺改为法喜寺。因此,金庸文中所书,“上天竺观音庙”,应该就是上天竺法喜寺。

  二会:“五艘船向湖心划去,只见湖中灯火辉煌,满湖游船上都点了灯,犹如满天繁星。”——《书剑恩仇录》第七回

  寻踪:杭州是红花会的地盘。陈家洛一行刚到杭州,便入住杭州分舵舵主马善钧家中,坐落于西湖孤山脚下,湖光山色一览无余。而西湖边又是旗营驻防之处,杭州人俗称旗下。

  三会:“到了郊区,再走上好半天,车子停住,乾隆感到给人抬了出来,越抬越高,似乎漫无止境,只听见远处似有波涛之声。”——《书剑恩仇录》第十回

  寻踪: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七登六和塔,塔内至今还保留着他所题匾额以及诗碑,金庸书中所写六和塔同样在钱塘江边,应该就是同一座。唯一区别是,六和塔外观12层,内部实则7层,并非书中所描写的12层。

  2、射雕英雄传

  金庸先生的“江湖”里,最具代表性的《射雕英雄传》第一回就有描写南宋的都城临安的片段,也就是现在的杭州。

  “不一日过了钱塘江,来到临安郊外,但见暮霭苍茫,归鸦阵阵,放眼但见江边远处一湾流水,绕着十七八户人家。”——《射雕英雄传》第二十四回

  这样的小村落在《射雕英雄传》书中第二十四回也有描述,其大概的位置许是在市郊接近富阳或是余杭附近的某个小村落。在余杭九曲岭上就有一个类似金庸笔下牛家村的百年古村落。

  “四人自东南候潮门进城,径直来到皇城丽正门前,放眼望去,但见金钉朱户,画栋雕栏,屋顶尽覆铜瓦,镌镂龙凤飞骧之状,巍峨壮丽,光耀溢目。”——《射雕英雄传》第二十三回

  第二十三回提到的皇城就建在凤凰山上。凤凰山位于杭州市的东南面,北近西湖,南接江滨,形若飞凤,故名。古时,方圆九里之地,兴建殿堂四、楼七、台六、亭十九。还有人工仿造的"小西湖",有"六桥"、"飞来峰"等风景构筑。南宋亡后,宫殿改作寺院,元代火灾,成为废墟。所以,现在去凤凰山几乎是寻找不到当时巍峨皇家宫殿的踪迹了。

  从凤凰山脚路走进去,密密麻麻的树丛中,隐藏着几条老杭州的市井街道。虽是老街老房,这些巷子里却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小笼包店、传统面店、葱包烩儿小摊等各种杭州老味道小吃遍布此处,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香归去,馀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射雕英雄传》第二十三回

  再往城里,《射雕英雄传》第二十三回《大闹禁宫》写郭靖、黄蓉在西湖断桥边一酒家喝酒赏荷,看到录在一碧纱屏上南宋俞国宝所作《风入松》的这首词。听得黄蓉解说,郭靖怒毁碧纱屏,大闹酒店。这家酒店是已无从考证是哪里,但是断桥依旧,画船依旧,西湖水依旧。

  3、笑傲江湖

  金庸先生与杭州的不解之缘,不止一部《射雕英雄传》。他对杭州的偏爱,尤其体现在《笑傲江湖》里。

  “向问天一笑,纵马来到一个所在,一边倚着小山,和外边湖水相隔着一条长堤,更是幽静。两人下了马,将坐骑系在河边的柳树之上,向山边的石级上行去。”——《笑傲江湖》第十九回

  在看《笑傲江湖》说任我行被关在西湖底时,完全没有觉得那是残忍的事情,反倒惊叹,在碧波如镜、垂柳拂水,景色美如神仙境的西湖底过日子,就算是被囚禁,也是高格调值得炫耀的事情。

  想象着,当月华初上,喧闹退去,暮色中波光粼粼的水面映衬出杭州城宁静与璀璨交织的美,带着水乡特有的温润气息,令人放松了一切烦恼,懒散而不知归路。难怪金庸笔下那些深藏不露的高手们总愿意隐居于此,无暇刀剑恩仇了。

  话说这《笑傲江湖》中的梅庄,究竟是哪里?孤山有两处地方与梅庄较为相像。一个是林社,位于孤山北面山脚,刚好如书中所说“一边倚着小山,和外边湖水相隔着一条长堤,更是幽静……转几个弯,遍地都是梅树。”

  还有一个地方便是如今的西泠印社,它比林社更为像的是在山上,附和书中所说“两人下了马,将坐骑系在河边的柳树之上,向山边的石级上行去。”

  而且也符合令狐冲跟着江南四友进地牢的地势,路面一直向下倾斜,下了百余丈后才觉得潮湿。不过,如今西泠印社里倒没有大片的梅林,但并不代表没有过,其中建于宋绍兴年间的凉堂,就曾在堂前植梅数百株,被称为“西湖极奇处”。

  从苏小小墓一直沿着西湖边走,西泠印社的门就在楼外楼酒家隔壁。

  西泠印社不用门票,入院便见墙上的黑底白字,格外醒目分明,画中是西泠印社的地图,不同于其他人文景点的地图,西泠印社地图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黑纸白笔,线条明快突出,充满了文学和古朴的气息。

  停停走走间,虽已无江湖市井气息围绕,但湖面碧波荡漾,乌篷船缓缓行驶,随着不同时节,还有荷花随风摇曳,或是垂柳飘荡,或是梧桐落叶飞舞,俨然是一副江南水乡最生动的生活画面,真实而静谧。所谓“江湖”,就让它藏在安静的角落吧!

相关稿件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4号线三期、12号线一期……杭州地铁四期建设最新进展来了
·今日小寒丨冷空气一波接一波 终于有理由睡懒觉了
·2023桐庐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 跑进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绿水迢迢 青山逶迤 美丽杭州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本网专稿
·第九届岳飞文化节启幕 岳飞主题活动将持续一个月
·第三届数贸会有哪些新变化?这场推介会“剧透”了
·“新春第一会”省委书记关心的这件事 杭州有了新行动
·摘得香港花卉展览大奖 西湖春色绽放香江
  权威发布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杭州上线“民呼我为”数字平台
·图解杭州“十四五”规划《纲要》
·3月22日杭州市无新增确诊病例 专家:入境应如实申报
  区县新闻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
·以工程项目为媒 促镇企共同发展
·如何破局食用油进口依赖?萧山这场关于油菜高产高质的发布会透露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