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乾隆夸过的江干百年老宅再回归 变身免费开放的艺术馆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7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健 实习生 刘畅 通讯员 李凌婧) 沿着新塘路一直往东,快到杭甬高速的位置,在一片高楼大厦之间,藏着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宅。与周围建筑的现代化相比,这座百年老宅显得有些突兀。

  不过,这样的“孤独”已成为过去,它将变身为江干的文化新地标。7月29日,一场名为《回度》的艺术展在罗家老宅上演,经过两个多月的试运营,罗家老宅正式以艺术馆身份对外免费开放。

  近年来,杭州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随之整理出一批民间老宅。如何延续历史文脉,实现历史建筑的永续利用?

  罗家老宅或许提供了一种范本。

  乾隆曾夸它是好地方

  每次来参观罗家老宅,57岁的老彭埠人刘平安都感到异常亲切,他曾和这间老宅当了四十多年的邻居。

  “罗家老宅这个地方以前叫罗家塘,当年乾隆皇帝南巡钱塘江海塘,沿着老备塘河到过罗家塘,看到石塘边上的罗家庄园,他夸这里是个好地方。”刘平安笑着说,可惜到了道光年间,因受兵祸战乱的影响,罗家庄园俱遭毁损,罗家人不忍丢弃祖业,在旧址上再修新宅。也就是说,如今的罗家老宅,已有近200年历史。

  踏入这座老宅,记者感受到浓浓的徽派韵味:整个老宅青瓦白墙,由前院、楼屋、后院三部分组成,呈“日”字形布局,主屋是木结构的两层楼,两侧为平屋厢房,后院有一口老水井,四周被高大的风火墙围牢。据了解,罗家老宅总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

  老宅虽然不算大,但故事很多。“罗家后人罗顺章爱好赌钱,结果把一半的房子赔了进去,后来被用来经营药材,还办过私塾。”刘平安告诉记者,解放后,罗家老宅被收归国有,成为彭埠乡政府的办公地。

  在罗家老宅主屋二楼,触景生情的刘平安,还一度冒出了杭州话:“做乡政府那晨光,革房子里凳子摆好是会场,凳子拿掉就排节目搞演出,我经常来活动的。”

  再往后,罗家老宅还经历了学校、厂房,最后被收归房管所管辖,期间得到了必要的修缮,才得以留存至今。

  刘平安补充道,“老宅还一度成为棉纺厂的职工宿舍,17个家庭在老宅里挤着住了40多年,直到2008年彭埠社区征收才搬走。”

  分外坎坷的保护历程

  罗家老宅能顺利保留下来,离不开一个人——彭埠街道文化站站长王云良。2007年下半年,当他得知彭埠社区即将征迁时,便对罗家老宅的处境焦虑了起来,毕竟,当时的罗家老宅并没有进入历史建筑保护名单。

  “彭埠社区曾经有很多这样的老房子,但保存如此完整的,还是很少见的。”第一次进入罗家老宅,王云良便被结构的完整性所震撼,他告诉记者,在那个“不愁租”的年代,很多老宅都被改造成出租房收租金了,唯独罗家老宅,一直保持着百年前的样子。为了不让罗家老宅被损坏,长期从事文化工作的王云良深知:必须要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让外界了解罗家老宅的珍贵性。

  于是,他找到清楚罗家老宅来龙去脉的刘平安,和文化站另一位同事共同撰写题为《一幢不可多见的老房子》的调研文章,引起了江干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政协、宣传部等有关部门专门组织听证会,为罗家老宅的保护增强了影响力,让其顺利入选杭州市历史保护建筑名单。

  但罗家老宅的保护之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相关部门一度计划将老宅“易地重建”。“将老宅搬到临近的元宝塘公园,房子虽然还是原先的房子,但周边环境变了,它的味道也就不对了。”王云良说,对于“易地重建”,他一直不认可。

  为此,杭州市住保房管局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及专家召开评审会,会议专门邀请著名文物专家毛昭晰。回忆起当天的会议,王云良至今记忆犹新,“毛教授说,文化遗产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主观按照自己意愿去改,要学会尊重历史。”

  经过这次专家评审会,罗家老宅原址保护被板上钉钉,从2014年3月起,建设主体单位钱投集团城东公司开启对老宅为期半年的修葺,一再调整周边区域的城中村改造方案,为罗家老宅的再次开发提供了可能。

  “还宅于民”的艺术馆

  好不容易保护下来的老宅,如何实现再利用?在罗家老宅修葺完工后,被闲置长达两年之久,并不是因为找不到接手的“下家”,而是没想好要怎么用。

  钱投集团钱城资产公司经理王晓刚说,对老宅感兴趣的个人和机构很多,但对于它的再利用,钱投集团格外慎重。

  “留住了建筑之形,更要留住文化之魂,要把沉睡的古建筑融入到充满生机的城市,不能走开饭馆、办私人会所的老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博闻艺术负责人陈怡如“结识”了罗家老宅,下定决心要将这里打造成艺术馆,作为公司向海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地。

  “我对老建筑有着天然的情感,这个宅子本身就是艺术品。”陈怡如笑着说,她花了三个多月接受层层评估,最终才成功牵手罗家老宅,关键的一点是,她提供的运营保护方案成功打动了业主方。

  为了将罗家老宅变成心目中理想的样子,陈怡如考察了众多苏州的博物馆,比如苏州博物馆、苏州扇博馆等。

  “主要是避开对历史建筑的二次损伤,你看那里,就是为了方便挂画作。”顺着陈怡如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墙上鼓起一层石膏板,她告诉记者,罗家老宅装修的每个细节都很考究,希望能挖掘出老宅最大的利用价值。

  在陈怡如原本的计划里,本想将罗家老宅打造成高端的艺术场所,但经过几个月的运营,她渐渐改变了主意。“我们接待的第一位客人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长,但来艺术馆最频繁的,却是周边的老百姓。”陈怡如感慨道,每次举办艺术展,都会有村民站门口观望,在她们眼中,任凭周边拔地而起了多少高楼,罗家老宅才真正寄托了心中的乡愁。

  如果做不到还宅于民,那么艺术馆的意义在哪里?陈怡如时常反思这个问题。

  眼见来老宅的村民越来越多,她决定调整思路,办起了定期艺术体验活动,主题包括花道、茶道、国学等众多门类。

  “一次油画展,我们邀请美院老师教周边居民学油画,刚开始,这些60多岁大伯大妈像孩子一样害羞,但上完体验课后,却自信地让老师点评画作,这个转变让我很感动。”陈怡如动情地说,

  为了将老宅和村民的互动固定下来,陈怡如还拉来了赞助来贴补支出,比如,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定期举办艺术活动。

  一个几乎同步的好消息是,作为全国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从5月11日起,杭州正式实施《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将遵循应保尽保、活化利用、文化引领、传承创新和公众参与五大原则,不断拓展历史建筑的普查、建档、挂牌工作,提升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管理水平,培育多种类型的活化利用成果,积极推进保护利用进程。

  相信不久的将来,杭州将涌现出更多的“罗家老宅”。


相关稿件
· 下沙白杨街道居民享音乐盛宴
· 孔雀公主来杭州!杨丽萍在西溪之畔开了艺术培训中心
· 国庆特别篇 | 看明代“武林派”开派大家如何摹写西湖风貌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4号线三期、12号线一期……杭州地铁四期建设最新进展来了
·今日小寒丨冷空气一波接一波 终于有理由睡懒觉了
·2023桐庐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 跑进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绿水迢迢 青山逶迤 美丽杭州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本网专稿
·第九届岳飞文化节启幕 岳飞主题活动将持续一个月
·第三届数贸会有哪些新变化?这场推介会“剧透”了
·“新春第一会”省委书记关心的这件事 杭州有了新行动
·摘得香港花卉展览大奖 西湖春色绽放香江
  权威发布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杭州上线“民呼我为”数字平台
·图解杭州“十四五”规划《纲要》
·3月22日杭州市无新增确诊病例 专家:入境应如实申报
  区县新闻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
·以工程项目为媒 促镇企共同发展
·如何破局食用油进口依赖?萧山这场关于油菜高产高质的发布会透露重要信息